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唐晓峰
评分 8.0分
北岛建议我写一本给孩子们读的历史地理的书。 给孩子讲一般地理的书很多, 专讲历史地理的书还没有,所以北岛的建议是一个新鲜的想法。但是怎么写,却有些费心思。幸好过去几年, 我曾经为地理杂志写过一些轻松的随笔, 那就顺着这个路子来吧, 可以再轻松一些。 这里需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历史地理学。自打我做了这个专业,就不断有人问:“什么是历史地理?是历史加地理吗?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
评分 暂无
从混沌到秩序
评分 8.2分
本书是唐晓峰先生在其讲课笔记的基础上扩充整理出来的,其目的是给地理学及其思想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构一个适合中国的地理学思想体系。本书对中国的“王朝地理学”及国外的地理学思想做了分析,借鉴了国外的前沿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自古形成的地理观念,让我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更清醒地反思我们观念中的地理概念。 唐晓峰,辽宁海城人。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京大学地理系、美国
谢扶雅的宗教思想
《谢扶雅的宗教思想》内容简介:理解宗教,既是一种内在心灵的体悟,又需要对不同人群的灵性经验加以比较,由此方得宗教的精髓和真谛。作为一个基督教思想家,谢扶雅在持守其信仰本真的同时,亦对其西方传统有着批判性审视。而作为一位中国宗教思想家,他更注重东方宗教思想及其可能与基督教发生的碰撞或沟通。 这部著作既有对谢扶雅本人的宗教哲学思想和神学思想之系统阐述,也有唐博士自己的评论及反思,从而深化了对基督
历史地理学读本
评分 8.4分
本书精选了国内外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学术论文,作者包括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斯波义信等中外著名学者。本书可供高校历史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新订人文地理随笔
评分 7.5分
“地理学这门学问,除了知识性这一面,还有眼光头脑的一面,就是常说的思想方法。”作者以简明流畅、情趣盎然的笔法,为读者解析有趣的文化地理现象,带领读者打开“地理思维”,体验将历史、天文、军事、社会现象、知人察事等与地理相连的乐趣。
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
评分 7.3分
长城边疆在拉铁摩尔的眼睛里,拥有主动参与中国历史的能力,而且事实上它就是中国历史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拉铁摩尔解读中国史的内亚视角,是对在他之前仅以汉族和汉文化作为中心视角去考察和论述中国历史变迁的旧有传统的一种重要修正和补充,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是要以此取代和颠覆从汉族和汉文化出发的分析视角。经拉铁摩尔阐发而得以显现的刻印在中国历史中的内亚特性,如今才刚刚开始受到国人的关注,开始重新得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要探索并解释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社会人文空间衍变的复杂过程。它将人的能力(理性的与感性的)与大地紧密结合起来,并展示人类历史行为的空间维度,这是观察世界的特殊视角,是理解历史的必要路径,这种视角与路径是不可替代的。 历史地理学作为学科的形成,是人类智识发展的必然成果。它以生存世界的丰富性为前提,揭示其间隐含的错综关系;它以人类的
辽金元基督教重要研究文献汇编
赵紫宸神学思想研究(修订版)
唐晓峰 1977年出生于内蒙古,1999年获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厦门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研究人员。
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重要文献汇编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非基督教运动三个阶段的重要文献,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外人士对基督教的评价及批评;第二部分是教内人士的回应及反思;第三部分是在非基督教运动期间发表的重要宣言、文件;第四部分为非基督教运动文章附录。每一部分的文章均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每一篇文章前均撰有编者按,以方便读者了解作者信息及文章的写作背景。附录部分论文题目是编者已经收集到的,但未选本书的文章目录,附录于书后,方便
中国基督教田野考察
评分 6.2分
本书是对中国基督教进行概览式研究的专著,全书的写作基于作者在中国大陆地区十余个省区市进行的基督教现状调研工作。第一部分关注了基督教最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并对基督教整体发展进行了评估及反省、对中国基督教会组织的多元存在格局及张力加以详尽解读;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农村基督教的民间信仰化特征、中国基督教地域性差异特征及边疆少数民族的基督教信仰问题;第三部分属于个案研究部分,以云南省基督
阅读与感知
阅读、感知都是思想活动。思想活动有个特点,一套思想与不同的具体对象碰撞,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具体成果,表面凌乱,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而思想其实就是考对象的万变来充分展现的。换言之,学术思想就是要用基本概念应对大千世界,这在地理学科尤为突出。 作者的研究与其他从事历史地理研究者的不同在于,他是最能把历史与当代联系在一起的学者。在本书的文章中,不论讨论的对象是古代现代、中国外国、城
人文地理随笔
评分 7.6分
《人文地理随笔》以简明流畅、情趣盎然的笔法,陈述议论地理学中有关空间观察、景观解读、环境感知等一系列现代人文地理的观念,从中品评各类人文行为和历史现象。地理,在窗户外面,而地理学却在人的脑子里,而人脑又是分时代、分阶层、分你我的,所以地理学也不是纯净学问,会随人的时代追求、价值趋向变化内涵。研究人文地理,需要先把人看透。我得承认,自己对地理学的了解是受了洋人的启发。西方人文地理学,想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