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共和
(美) 约瑟夫·J.埃利斯
评分 8.3分
这是美国被人忽视的“第二次革命”。 1776年,为了抵抗英国、争取独立,美利坚的十三邦结成了联盟。1783年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者,让美国赢得了珍贵的独立和自由,但是——此时美国想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依然困难重重。独立战争胜利后,国内邦与邦之间的深刻分歧也随之浮现。站在当时的视角看这些各行其是的地方权力,没人敢肯定日后是否会有“美国”这个国家。 独立
曲未终人已远:梅兰芳家族
李仲明
评分 7.2分
每个时代自有其说故事的方式,而梅家的故事特别动听。因为台上虽常丝竹悠扬、水袖飘荡,台下却逢改朝换代、烽火动荡。京剧大师梅兰芳便是诞生于这样的时代,以其优异的戏曲天赋和忠贞的爱国情操,谱出一代名伶梅兰芳,跨越时代的传奇一生。 本书诉说梅氏四代人台上、台下的身世流转。从“同光十三绝”的祖父梅巧玲、到绽放短暂艺术生命的父亲梅竹芬,再到改革新戏、独创一派,肩负梅派承传大任的后人梅
长长的阴影
(英)大卫·雷诺兹(David Reynolds)
评分 7.6分
编辑推荐1:“理解一战,一本书足矣。” 2014年英国哈塞尔-提尔曼奖年度作品,讲述一战后的民主、帝国、冷战、民族主义、资本主义、艺术和诗歌。 编辑推荐2: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大卫·雷诺兹倾力之作,BBC一战百年纪录片《长长的阴影》脚本原著,作者亲任解说。 英国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史学界瑰宝大卫·
四海之内:民族的形成与变迁
高永久
评分 暂无
台湾战后七十年
陈世昌
评分 7.0分
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美、苏争霸的世界局势中,美国把从日本统治中夺回的台湾交给蒋介石接收,从此开启了战后台湾的新页…… 在美国战略布局谋略之下,台湾人刚挣脱“皇民化”,又立刻成为防阻共产势力跨越的“西太平洋防线”枢纽。台湾北承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琉球群岛,下接菲律宾、新西兰、澳洲,外有美、苏角力,内有国共相抗……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台湾人走过二二八事件、戒严、报禁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美]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
评分 8.4分
本书对这个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新疆、内蒙古、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上述四个地区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它展现了各个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
未来简史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瑞典] 喜仁龙(Osvald Sirén)
评分 8.7分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 20 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
城墙之外
定宜庄
评分 7.4分
一条改变世界的鱼:鳕鱼往事
马克·科尔兰斯基
评分 7.1分
双面诡臣:和珅传
吕志勇
评分 6.5分
九岁时双亲亡故,少年时尝遍了世态炎凉,人情的冷暖,受人欺凌仍强颜欢笑,委曲求全的和珅立志要出人头地,苦读圣贤书,望他日金榜题名时。老天总是捉弄人,满腹经纶的和珅屡试不中,便决定另辟蹊径,放弃科举,入宫成为一名地位卑微却能接近天子的侍卫。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苦熬三年的和珅一次机敏地应答了乾隆帝偶然间的一句问话,并深获乾隆帝赞许,被赐时时陪侍其左右。和珅不仅擅于揣摩圣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
不情愿的大师
[英] 斯蒂芬·葛霖
英国脱欧,德国坐大,第四帝国魅影乍现? 迭代的文明,重返的荣耀,是做主人还是做导师? 欧债危机凸显了德国对于欧洲的重要性,但是德国在欧洲作为支配力量的形象却又与其过去的历史相映射。《不情愿的大师》是对德国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到第二帝国、第三帝国时期(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广泛研究。书中不仅揭示了像这样一个成熟发达的文明国家如何堕落到纳粹的野蛮统治,又如何在一代人的时间里重整旗鼓,成为“经济发动机”,
解谜三星堆
范勇
《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以三星堆为中心,既描述了三星堆文明的来龙去脉,又将其作为解开中华文明五千年悠久文明的钥匙;既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神奇、伟妙,又呈现了绚烂多姿的中华文明之源;既将三星堆文明放于历史的洪流中考察,牵连出与众多文明之源千丝万缕的勾连,又于大胆的假设、细微的求证中,描摹出三星堆文明与华夏以及江汉苗蛮的密切关系,并对三星堆文明是如何神秘消失及其行踪,做了合符情理和逻辑的阐释。
居里夫人自传
[法] 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自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学经历,战争带来的灾难,她在追求科学道路上的顽强坚持,及她对伴侣、孩子、家庭生活的爱。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之行记忆犹新,在战争中她采用镭射气治病救人。 第二部分是皮埃尔传,是居里夫人为丈夫所写。居里夫人用真诚而坦率的语言,通过对两人共同追求的科学事业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来往的回忆,及他人对皮埃尔
为奴十二年
[美] 所罗门·诺萨普
评分 8分
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为奴十二年》荣获201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为奴十二年》来自所罗门的亲身经历。他本是一名生活在纽约州的自由黑人,随后遭诱拐绑架,从此开始了奴隶生涯。该书的出版影响了美国此后的废奴运动,影响了美国近代历史,被列入美国历史教材和学生必读书目,与另一部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并称为推动废奴进程的不朽经典。 所罗门·诺萨普,(Solomon
民国大人物·文人卷
滕征辉
本书是《民国大人物》系列第二部,讲述的是民国大师的风云往事、人生浮沉。所写人物囊括了民国时期在文学、思想、学术等领域的知名人物,包括鲁迅、辜鸿铭、王国维、陈寅恪、钱穆、吴宓、傅斯年、张恨水、沈从文、钱锺书、林徽因、张爱玲等六十一人。 作者用擅长的“段子体”写法,选取每个人物一生中最重要的节点和最具代表性的故事,用传神之笔勾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命运变迁,辅以珍贵的民国老照片,真实可感,好读、有趣、
一个女人的自传
杨步伟
评分 8.2分
本书分为《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两部。《一个女人的自传》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她出生、求学、担任校长、日本留学、自我退婚、回国设立女子医院、结识赵元任等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杂记赵家》记录了杨步伟嫁给赵元任,回归家庭后的故事。这一对夫妇均是名门望族出身,后又留学苦读,回国后接触到的也是当时学术界的大佬们,他们看到
人心至上
雾满拦江
评分 9.2分
一介草根杜月笙,孤身闯荡上海滩,崛起市井,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和政界,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甚至与当时的政坛高层结为挚友,成为民国史上的传奇人物,在今天的诸多民国影视作品中仍可见到他的影子,足见其影响之大,然而,一代枭雄杜月笙究竟凭借什么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本书以杜月笙为人处世原则及智慧为切入点,以其生平为线索,通过对其一生历程的娓娓道来,涵盖了发生在其人生每一阶段
洪业
[美] 魏斐德
讲述了中国王朝史中极具戏剧性的历史阶段——1644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后续20年清王朝的巩固。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陷入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进行了总体解剖与透视。在本书中,魏斐德希望通过清初对中华帝国秩序的重建来呈现的“洪业”,昭示在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势力到来之前,中国社会业已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 【美】魏斐德
间谍王
《间谍王》以国民党军统特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量相关回忆录和档案资料,是海外学者最早研究民国特务系统的代表性学术著作。此书以“间谍王”戴笠的生平全貌及政治经历为线索,主要研究其庞大神秘的间谍王国的发展历程。作者讲述了黄埔军校时期蓝衣社、立行社等组织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抗战爆发以后"军统"的迅速扩张;同时通过丰富的材料还原了特务培养及行动的历史细节,暴露了这段阴暗血腥的历史。由此,此书也详尽展现了193
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
茶乌龙
评分 7.5分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ZHIJAPAN」推出《知日》特集第40弹——《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特集! 本期知日特集的主题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是枝导演曾指导《无人知晓》《如父如子》等反映平常百姓、家庭的电影,多次入围和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佳导演奖。此次知日团队专访了是枝裕和导演,并通过采访与是枝合作的其他导演、演员,如西川美和导演,演员树木希林,影评家
周星驰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橙花
评分 5.7分
本书从周星驰的少年讲起,讲他儿时受过的苦、上学时的功夫梦;讲他毕业后为了梦想艰难奋斗的过程;讲他从事演艺后从星仔到星爷,由跑龙套的到蜕变成巨星的过程,以及所遇到的人和事。并借此转达周星驰所领悟的成功秘诀,“一个平凡的人,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好一点点。”也借此提醒广大年轻人,“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橙花,本名程蓓,武汉人,一位充满江南钟灵毓秀的女子,曾获
天有二日?
卜键
我的纯真年代:伊迪丝·华顿自传
【美】伊迪丝·华顿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纽约上流社会是《纯真年代》故事的发生地,也是伊迪丝度过童年与少女时代的地方,她在那里长大成人,进入社交界,订婚又解除婚约,之后度过了和爱德华·华顿最初几年的婚后生活。她开始创作,感受着大家对她的作家身份讳莫如深的态度;她四处游历,不顾家族的反对登上远洋邮轮。四十多年后,远在巴黎的她回顾自己的创作与游历,回顾自己生长其中又与之渐行渐远的那个社会,写下了这部交织着复杂感情的自
黑暗时代的她们
[英]杰奎琳·罗斯
评分 6.8分
·致敬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我活在这个世界,可这个世界不属于我。 一本兼具文学性和心理分析风格的佳作,学术思考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年度好书·《金融时报》《独立报》《先驱报》《文学评论》《弗里兹》等多家报纸和书评人鼎力推荐·杰奎琳·罗斯是一位出色的叙述者,语言通俗,内容有趣。
古希伯来文明:起源和发展
约翰·沃顿
评分 8.6分
本书考察了古代近东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的关系,以及古代近东的文献概况。作者沃顿通过深度考察大量古近东文献及考古新发现,试图从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思索当时人们有关宇宙、历史、民生等问题,从而有助于今人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古希伯来文明。 作者约翰·沃顿(John H. Walton),博士,美国惠顿学院教授,旧约研究专家,撰写及主编学术著作多部。
越南受降日记
朱偰
《越南受降日记》是关于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越南接受日本投降和处理善后事宜的真实记录,由作者在越期间撰写的日记改编而成,详细记述了国民政府在入越受降前后对越南政策的变化以及国民政府与法国殖民势力的矛盾冲突。书中另有不少作者在滇越两地的游历记载,对越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亦多有涉猎。全书内容详实,文笔生动,一直是人们了解研究越南受降的第一手资料。 朱偰(1907—1968)
为什么是以色列
[美] 米切尔·巴德(Mitchell Bard)
评分 6.9分
傅雷译 名人传
[法] 罗曼·罗兰
摄政王载沣
郭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