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的logo
无名图书
  • 最近更新
  • 文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
  • 经济
  • 理工科
  • 政治
  • 健康
  • 自然科学
  • 计算机
  • 设计
  • 美食旅行
  • 思想
  • 生物
  • 建筑
  • 绘本
  • 天文
  • 學術突圍

    顏崑陽

    评分 暂无

    21世紀的中國人文學術, 必須突破「五四」時期所建構且已僵固的 「舊知識型」的「圍城」, 才能開展真正現代化、當代化的「新知識型」, 形成「典範遷移」。 顏崑陽精銳的反思、批判「五四知識型」,揭明其迷蔽,提出除迷解蔽之方;從人文知識之本質論與方法論的根本處,詮釋視域應該如何轉向,破而能立。對於

  • 中國詩用學

    顏崑陽

    评分 暂无

    百年來的中國古代人文學,其實已淪為西學的殖民地,而且是「自我殖民」。其中,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最嚴重的迷蔽就是盲目引借西方純文學、純粹審美的理論,以詮釋、批判中國古代萬紫千紅的詩文;並以此偏狹的觀點撰寫中國文學史及批評史。中國古代文學廣闊的疆域為之萎縮了三分之二。 《中國詩用學》針對這一迷蔽提出精當的反思批判,有效論證中國古代沒有純文學、純粹審美的產品;所有文學書寫都是

  • 詩比興系論

    顏崑陽

    评分 9.6分

    完整展現中國古典詩歌的「比興」觀念 顏崑陽教授的《詩比興系論》創見有三點:一、漢儒箋釋詩騷以降,「比」與「興」即混同為一。自此,兩者涵義之別,始終未有學者能辨析明確。顏崑陽以「物性切類」釋「比」,而以「情境連類」釋「興」,乃有效辨識兩者之殊義。二、近現代學界之「詩比興」研究,不明動態歷史語境之視域,將「比興」抽離觀念史,而靜態化、簡化為形象思惟或修辭技法之義;《詩比興系論

  • 顏崑陽精選集

    顏崑陽

    评分 暂无

    顏崑陽的散文世界表現了博古通今的豐富知識內涵,這使他的散文能在抒情傳統之外,別開知性與諷喻論理的生面;作為一個來自台灣南部偏遠漁村的貧農子弟,而又長期寄居台北都會的戰後代作家,他的散文世界中則流露了對土地、故鄉與人情的高度眷戀,對於愈趨萎靡的現代物慾社會,表現出頑強而辛辣的抗拒、針砭,他的散文或抒情、或曲喻、或議論、或反諷,總能抓住這塊土地最素樸的認同,不為流俗所惑,顯現剛強的生命力量;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