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刘绪源
评分 9.0分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这些通常的划分类别的界限,富于创意地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深入阐释了这三类“元主题”的美学特征,开辟了一种言说儿童文学的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既有完整的理论框架,又有对作家和作品的深切的体验与
今文渊源
评分 7.6分
《今文渊源》是一本有趣的、可轻松阅读的“散文史论”。作者潜心十年,对中国白话散文自五四至今的发展作了一次梳理,以“闲话”笔调娓娓道来。“上编”从“谈话风”入手,围绕胡适、鲁迅、周作人三大重镇的不同特色,逻辑清晰地阐明了白话散文绵延有序的思潮源流:“下编”涉足“消费性”一面,细致剖析与林语堂有关的三种半月刊《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探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散文衍变,并结合编《文汇报》散文
前辈们的秘密
评分 7.8分
中国儿童文学史略(一九一六-一九七七)
评分 暂无
本书通过对中国儿童文学从二三十年代到文革十七年的梳理,精心挑选出几十个典型性的个案,通过对这些代表当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最高水准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评析,梳理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轨迹史。作家评述结合,个性化的文字有见地有深度,张扬了中国式的纯文学传统。本书初版2012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刘绪源,作家,批评家。1951年生,现居上海。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
解读周作人
评分 8.1分
刘绪源先生说,写这本书时,他所感受的审美愉悦,“超过了以往,甚至超过了以前写小说的时候。”正是这种愉悦,使他在解读周作人时,每每有如庖丁解牛,能够发人所未发,而每一新的发现,都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那些颇有见地的思想,不但令我们产生了崭新的撞击,也让我们享受到和作者相同的欣快。他在《解读周作人》一书中,不仅指出我们不能将周作人与林语堂、梁实秋、叶圣陶、丰子恺等列齐观,还指出了周作人晚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