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文明
[美] 林肯·佩恩
评分 8.1分
一部海洋视角的世界史,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本书荣获美国《选择》杂志2014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 ……………… ※媒体推荐※ 尽管地球表面的70%都被水覆盖,但历史叙述却一直是陆地中心论的。作者试图改变这一现状,将重心从陆地转向水域,带领读者通过海洋来纵观历史。无论对于资深的水手还是航海的门外汉来说,
宗子维城
[美]罗泰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评分 8.6分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周代氏族社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其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第三部分为东周时期的变革与重组。《宗子维城》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看待中国青铜时代的考古材料,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论证有力,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可谓近年来关于中国青铜时代研究的典范之作。
中国考古学
刘莉
评分 8.7分
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了环境剧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来影响。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中国性”(Chineseness)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彻底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而且,需要研究的问题永远比答案多。这本书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
白沙宋墓
宿白
评分 9.8分
这不仅是一份客观、忠实、完整的考古发掘记录,更以注释的形式提供了大量眼见之物以外的文献和图像史料,通过细致的搜寻、鉴别、筛选、排比,作者将田野考古和文献描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原貌,为中国历史考古学开创了物质文化研究的典范。 1951年,宿白主持河南禹县白沙镇的3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发掘,并于1957年出版《白沙宋墓》报告。作为1949年后最早出版的考古报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陈海涛
评分 9.4分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陈海涛 陈琦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ISBN:9787108060273 定价:96.00元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完整保存了自北凉到元代绵延一千余年的佛教石窟艺术,至今仍有492座洞窟存留壁画及彩塑。本书旨在以一座曾令张大千、常书鸿、
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
评分 7.6分
【内容简介】 我们从打猎上树摘果子,到开汽车坐办公室,谁能说清楚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个特立独行的考古学家,罗伯特•凯利,放下探寻过去的考古铲,穿越到1万年后的未来,观察人类从600多万年前走向未来的历程,惊奇地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五次“突变”,每一次“突变”都是一次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技术”让人类
考古的故事
[美] 埃里克·H.克莱因
评分 8.3分
了解考古学、人类的历史与文明的经典入门书 考古学界领军人物、“最受欢迎的考古学图书奖”得主倾力之作 带你踏上考古环球旅行 在密林中寻找巨大的玛雅遗址,穿过秘密隧道走向失落的神庙…… 真实的考古故事,比探险电影更精彩 —— 【内容简介】 1922
中国石窟寺研究
评分 9.6分
宿白先生是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和权威,《中国石窟寺研究》这部书正是他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三篇文章,主要是宿先生从50年代起陆续写就发表的,内容包括对克孜尔、敦煌、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龛形制、艺术风格进行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各窟的开凿年代、发展变化、阶段特征等,用语科学谨慎,论断明晰有力。 宿先生的石窟寺研究不仅长于考古方
六千零一夜
[英]克里斯蒂娜·里格斯
☆编辑推荐: 关于埃及的故事,你听过多少? 也许你见过欧洲教堂中的马赛克镶嵌画,一美元纸币背面的全知之眼;也许你听过拿破仑命文艺界描绘的胜利凯旋,考古发掘后玄之又玄的诅咒;也许你知道威尔第歌剧中的埃塞俄比亚公主,还了解巴黎服装设计的埃及风尚,好莱坞电影中的艳后与毒蛇。 这本书不打算戳破你的埃及梦,但它想让你知道,西方文化中
早期中國
李峰
评分 9.2分
「早期中國」指的是從人類歷史在中國開始到西元220年漢代結束。如果我們把中國歷史看作一個整體,那麼早期中國是整個歷史長河中跨度最長、社會變化和政治發展最激烈的時期。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區域範圍內的原始文化特質被逐步改進,融合為有特色的中華文明。也就是說,現代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根源都可以在這個中華文明的形成期內找到。 本書以早期中國走向更大規模和更複雜組織的社會發展
考古者说
郑嘉励
评分 7.7分
本书在2016年出版的图书《考古的另一面》之基础上修订而来,新书删去其中与考古工作关系相对疏离的文字,增加了大量主题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修订后全书共分四编,分别为:寻墓、语石、读城、格物。寻墓、语石两编,在原书石语、冢书两辑内容的基础上增删修订而成;读城一编,是全新的内容,主要围绕浙江城市考古展开;格物一编,则在原书“观物”一辑内容的基础上有所增删,依然主要是考古行旅或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李零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 全书从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
孤筏重洋
[挪威]托尔·海尔达尔
评分 8.9分
畅销70年,被译介为156个版本,全球销量超过3500万册!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改编电影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木筏横渡太平洋! 一觉醒来,不会游泳的我,发现自己躺在一艘简易木筏上,身边是5位同伴和1只鹦鹉,所处的位置是太平洋海域,而今天,已经是我们海上漂流的101天了。101天中我们曾独力面对凶猛肆虐的暴风雨,和数不清的鲨鱼奋战,也遭遇过食物危机和内部争
恐龙的兴衰
[美]史蒂夫·布鲁萨特
知名恐龙学者邢立达审校推荐,《侏罗纪世界3》科学顾问,命名15个新物种的古生物学家,打破对恐龙的刻板想象,用化石证据重写恐龙兴衰史 恐龙从哪里来?它们如何崛起并成为地球的主宰?有些恐龙为何如此庞大?有些恐龙为何长出了羽毛和翅膀,还变成了鸟?没有变成鸟的恐龙为何都消失了?命名过超过15个恐龙新物种的古生物学家史蒂夫•布鲁萨特用积累多年的大量化石线索,串联起一部精彩绝伦的恐龙
看见5000年
马黎
评分 8.0分
作者是良渚考古的参与者、旁观者和传播者。她以记者的身份,戏剧场景式的描写方式,辛勤耕耘,讲述良渚的古与今。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写良渚、看良渚的故事和心得,记述了良渚考古一路走来的历程。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美]布赖恩·费根(BrianFagan)
评分 9.1分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是考古领域的重磅著作,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布赖恩·费根经典之作,已修订至第五版。本书将带你深入真实的考古世界,漫游25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力荐!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方方面面——考古学的基本原则与目标、考古理论、科学的考古发掘流程、测定年代的技术、全球各地的田野发掘实践经验,以及管
夏商周考古学
井中伟
评分 9.7分
本书为吉林大学考古与文博专业 “夏商周考古” 课程的教材,分为绪论、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东周王畿与列国文化、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共计七章,系统介绍了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展示了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考古有意思
许卫红
评分 7.9分
考古大咖写给大众的考古版寻秦记!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发掘领队许卫红根据30年来亲历的发掘现场,结合秦帝都咸阳60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从考古发现的物质凭证,讲述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秦人生活场景、秦国崛起的秘密,以及秦人创造的绚烂文化。跟随考古大咖,真正看懂兵马俑,读懂秦王朝。 在博物馆柔和灯光下展出的是国宝,而不被人注意的烂土、残砖、石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
黄清穗
评分 7.2分
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上至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纹样,下至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瓷器、织物上的纹样,共80种、近200张中国经典纹样。这些纹样包括兽面纹、花卉纹、动物纹等具象纹样,还包括万字纹、几何纹等抽象纹样。书中对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讲解了其结构和应用。本书对每一张纹样图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绘制,并拆分了单独纹样,提取了中国传统色谱的色值,以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本书适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
[英] 魏泓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p
夏商周考古
刘绪
2019 年山西大学杭侃先生邀请六位考古学者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设中国考古学专题系列讲座,本书为 “夏商周考古” 专题六讲的出版成果。
欧亚之门
[俄] 柳德米拉·克里亚科娃
评分 9.3分
乌拉尔地区在地理上是欧洲和亚洲的天然分界,历史上是不同文化和人群交流的十字路口。发端于此的诸多考古学文化席卷欧亚草原,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随着“中国青铜文明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一部分即来自欧亚草原地带”的共识逐渐形成,欧亚草原考古资料的共享日益重要。由于受到高度军事管制,直到本书问世之前,从乌拉尔山脉到西西伯利亚以及哈萨克斯坦北部,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地图上仍是空白。
智人之路
【德】约翰内斯·克劳泽
全球销量突破200万册 版权售出超17国 明镜周刊畅销书 德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霸榜超36周 与《未来简史》《自私的基因》同列德国亚马逊畅销榜 ----------------------- 复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王传超、歌德学院(中国)盛赞推荐
宋代物价研究
程民生
本书作者较为系统地考证和研究了两宋三百余年的土地、房屋、矿产、服饰、家畜、家禽、文房四宝以及日杂用品等的交换价格,共计13大类283种,并在书中作了详尽地剖析。在这里读者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宋代同一物品由于质量差别、地区差别、时代差别而显示不同价格的动态变化,是读者深入了解宋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一把钥匙。
地下世界
[美])威尔·亨特
亨特在他跨越时空的故事里,与各地探索者一起研究神秘的地下世界。他曾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微生物学家一起深入黑丘地下一千六百米处探寻生命的起源;他曾与巴黎的地下墓穴探险者和地下管道探险者一同宿营三天;也曾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与土著居民一起下达具有三万五千年历史的矿脉探险;在比利牛斯山一座幽深的洞穴里,也曾因旧石器时代艺术家们塑造的神圣雕塑而震撼不已。 每一次冒险都交
最早的中国
许宏
评分 8.2分
翻开无字地书,解读早期中国 考古队长亲历记,讲述考古工作的迷人与艰辛 (“中国”二字由何而来?最早的中国诞生于何处?华夏第一王都在哪里?二里头遗址和文献中记载的夏朝是何关系?考古队长许宏的二里头遗址发掘亲历记,讲述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分享考古的乐趣和艰辛,解读三千多年前东亚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诞生的故事,一览中国早期文明的恢弘壮阔及其辐射和影响
东亚青铜潮
评分 7.4分
【编辑推荐】 青铜器为何在早期中国具有重要地位?青铜冶铸技术最早在哪里发现,传播路径是怎样的?青铜礼器为何是文明的标志?青铜文明为什么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是极其重要的概念?青铜铸造技术在文明进程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本书梳理龙山时代晚期到商代前期的考古材料,为大家讲述青铜如何在中国发现,并对后世礼乐中国产生的影响。 本书是“解读早期中国”系列
鸵鸟蛋、黑陶与铜肝
[英]露西•希普利(Lucy Shipley)
失落文明系列丛书第7本,四色印刷,裸脊锁线 附大事年谱、多张精美插图,帮助读者快速搭建时空知识体系 作者把古代证据与现代理论巧妙地联系起来,从宏大的背景平稳过渡到迷人的细节上 ……希普利的著作不仅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而且能够引发业余读者的兴趣。如果说在近期出版的大量伊特鲁里亚著作中,有一本书可以满足大众的想象,呈现伊特鲁里亚人的独特
我在考古现场
齐东方
评分 7.8分
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之路,也是东西对话之路,是友好往来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融合之路。本书作者从西安、碎叶、撒马尔罕、布哈拉、伊斯坦布尔,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古代文明现场;并通过自己考古生涯中值得铭记的经历,比如青海都兰吐蕃大墓的发掘,对海底沉船“黑石号”的探密等等,看考古现场,读出土文物,亲眼见证遥远的历史,亲手探索未知的文明。本书有大量考古现场照片及精美文物照片,是不可多得的考古视觉盛
西域探险记
(英)奥雷尔•斯坦因 著
本书简明扼要地记述了斯坦因三次中亚探险考古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收获,复原了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西域历史图景。全书辅以大量珍稀考古实景图片、文物图片和遗址平面图,图文并茂,贯通了遗迹和历史的文明脉络,揭开了引人入胜的古迹神秘面纱,让考古报告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