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诠释研究
钱宗武
评分 暂无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钱宗武,教授
神美隐现:史前·夏商卷
廖群
全书通过对我国史前大量文明遗产(包括各类工艺品、美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文学作品、建筑、器具、各类文献等)严谨详细地审视,透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对这些审美对象的渗透和影响,以及这些审美对象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的考察和研究,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和勾勒出中国秦汉审美文化史的演轨迹。全书文字通畅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图,从而大大降低了受难度。 廖群,女,1959生于济南,祖
传说与真实:上古时代( 夏商周春秋战国)
白至德 编著
本书论述了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到战国末年的历史。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发展史,也是论述的从单一民族到地区性多民族统一的过程。 白寿彝,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
蛮荒与启蒙:远古时代
本书描述了从考古资料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的状况。上起人类的原始,下与夏商周对接,涉及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远古时代主要描述了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1万年-前3500年)、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和周边地区(东北、甘青、东南、华南、西南)远古文化的辉煌。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已有分布广泛的人类活动。他们留
谁在世界的中央
梁二平
本书是《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的姊妹篇;关注的仍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最初的全球化进程,与前一本书不同的是,它不是讲外国的故事,而是讲中国的故事。 作者通过解析古汉字中的方位字词、古代的天经地义、早期的方国形成、后来的天下一统,以及交通穿越与军事防线……讲述古代中国天下观的文化来源;通过“王在世界之中”到“西方传教士入华”的历史演进,描绘中国与世界的主动与被动的接触,分析封建王朝
罗马与中国
[奥] 沃尔特·施德尔
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中国与古罗马帝国比较研究的论集,收录了七位不同作者撰写的专论,其中的五篇为提交给斯坦福大学2005年名为“帝国研究: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中国与地中海文明史”国际会议的论文。各论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个向度,提供了重新观察、审视和反思中西方中古历史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沃尔特·施德尔(Walter Scheidel) 1966年生,奥地利历史学家,维也纳大学古
历史无间道
王觉仁
吕不韦、霍光、尔朱荣、严嵩…… 这是几个曾经让天地变色、令历史改辙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原本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因之黯然失色。多年来,有关他们的历史真相也被各种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标签和脸谱所遮蔽。 本书真实细腻地再现了这九个深深地烙上中国王朝政治特色痕迹的权臣的生命历程,生动演绎他们的奋斗、崛起、人性的挣扎与幻灭。通过另类视角的解读,观照其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且深入探询古代中国政治的潜规则,及其
春秋战国真有趣(套装全6册)
龙镇
一个个历史人物悉数登场,演绎春秋战国500年的来龙去脉! 《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春秋战国》新版升级! 春秋战国那么乱,读这一套就懂了! 翻开本书,在趣味盎然中,读懂整个春秋战国史!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本书中众多关键的历史人物悉数登场,演绎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楚灵王以身材提拔官员,齐襄公因一个甜瓜倒台,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孙
吴越春秋
崔冶 译注
本书是东汉赵晔所著的一部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二国之事的杂史。前五篇为吴事,起于吴太伯,迄于夫差;后五篇为越事,记越国自无余以至勾践称霸及其后人,注重吴越争霸的史实。该书钞撮古史,编年记事,记载较详,颇可补《国语》《左传》《史记》之不足。本书由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崔冶博士负责注译,原文以《中华再造善本》所收元刻明修本本书为底本,参考现代整理本校改意见,每篇有题解,分段注释翻译,注释详实,译文准确
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国的确立
刘刚,李冬君
公元前2500—前1000年,文化中国的金玉良缘时代,王朝中国在文化中国的沃土上生成。以玉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中国受到那条彩陶、玉石之路上西来的青铜文化的冲击,这种全新的以马和战车、武力征服为标志的文化摧毁了暖温带的三大文明古国,而在中国的“十字轴心”处遭遇了文化中国的阻击。以传说中的禹结合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重要遗址的考察见证这个金(青铜)玉(玉石)良缘的世界,夏就是这个世界的代表,而非一代王朝。这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公元前500—前200年,文化中国的诸子时代,确立了中国人生活和思考的轴心。春秋的诸侯和家臣都不重要,主角是“素王”孔子,然而孔子的“礼”在战国刚刚到来时就饱受挫折,兵家、纵横家以用计取代礼,其后有变法,西河之学与稷下之学交相辉映,开启了热闹的诸子时代。孟子、庄子、老子、墨子互相辩驳,他们创造的思想观念,至今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这个时代终结于“儒家圣化”和“儒门王圣运动”,终局也就是荀子的门徒韩
越绝书
张仲清 译注
《越绝书》,又名《越绝记》,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全书一共十五卷。《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作者为汉代的袁康和吴平。该书杂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史实,涉及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各个方面,被誉为“地方志鼻祖”。三全本《越绝书》由绍兴社科院原副院长、副研究员张仲清注译。作者2009年在人民出版社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分别出版《越绝书译注》和《越绝书校注》二书,对于《越绝书》
古物记:中国人的生活之美
果麦 编著
◆《浮生六记》姊妹篇,讲述人、情、物的故事 ◆自秦汉至明清,器物的故事,是中国人生活的美学秘密 ◆从衣食住行到用赏鉴藏,还原中国传统生活之美,让生活过得更精致、更有格调和趣味 ◆随文彩插,还原真实中国美学世界 ◆名家审校,力求知识点精准,金鼎奖作家管家琪全本审校 《古物记:中国人的生活之美》是一本以物为线索的故事集。物的故事,也是历史故事,也是人的故事。全书讲述了包括建筑、床榻、团扇、笔
古史六案
李洁非
中国有悠久的“良史”传统,有成熟的修史制度,中国史学可谓发达和厚重;即使这样,历史在中国也不能完全避免含混和疑难。一些貌似耳熟能详的“已知”历史,有的还属热门,声名赫赫以至妇孺皆知,然而一旦深予案究,却意外地发现:有的余音未绝,有的疑点丛丛,有的聚讼不休,有的根本是悬案。 本书涉及的六案分别是:焚书坑儒与挟书律,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失踪、下西洋、王安石变法、盐铁会议、《老子》作者及书。作者李洁非展开
历史的荣耀
历史研习社
评分 7.4分
曹操竟是道教的“末日救世主”? 诸葛亮竟然和吕布有同一个偶像? 宋太祖的“良心”竟然坑了北宋! 不怕暴风雪的蒙古人?不存在的! 自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以来,中国开启了“两千年的帝国”时代。但是王朝更迭和帝王专制,这样的定式思维能否概括浩浩两千年的历史? 中华帝国广袤的领土上,有着塞北的马策与刀
煌煌商周
高虫二
评分 7.2分
本书主要讲述了自周族公亶父迁居岐山起,至周公旦病逝之间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周人历史,以及平行时间线下武乙至帝辛几代商王之间的晚商故事。作者以通俗诙谐的语言,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晦暗经过,向我们讲述了小邦周是如何率领本邦及诸多小方国,推翻了热衷神祀、人牲的商朝,之后革新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周的种种制度理念成为孔子毕生思想追求的人文渊薮,商周间的历史变革则塑造了华夏文明的基本样貌。
易中天中华史:大航海时代
易中天
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古里时,不知有没有向来得更早的郑和致敬。妈祖护佑的远航,却早已戛然而止,开启海洋世纪的机会,竟满不在乎地拱手让人。中国,难道当真与海洋时代无缘?明太祖的禁海令可是十分严厉:片板不许入海。于是,郑和下西洋六十多年后,西方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进程,开启海洋世纪的机会,就此拱手让人。 鳌拜之后,无权臣跋扈;撤藩之后,无地方割据;雍正之后,无储位之争;摊丁入亩之后,无饥民造反。
历史的裂变
大秦帝国究竟是怎么迅速崩溃的?作为一个自律到极致的理想主义者,王莽如何扰乱了天下?古代历史上典型的隋炀帝暴政却催生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晚唐为何会爆发“甘露之变”这样天子与宦官的死斗…… 以新鲜的视角讲述中华历史上的13场政变,讲述权力在非正常状态下的更迭交替,还原人性的真实,解读历史的吊诡。 王觉仁,作家,影视编剧,代表作《大唐兴亡三百年》《兰亭序杀局》《王阳明心学》。 多年致力于中国
春秋战国
[日] 贝塚茂树 编著
周王朝衰落的同时,中国社会秩序也逐渐崩溃,中国进入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这个时代也孕育出了许多新生事物,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本书通过对《左传》《史记》等大量古典文献的引用,从这一新的角度来更加积极地解读这一段历史。 贝塚茂树(1904—1987),日本东洋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专家、京都大学教授,致力于甲骨文和金文等古代史料的研究。著有《贝塚茂树著作集
救世
刘勋
春秋时代诸国林立,国家间的内政外交形势复杂。在晋、楚两国分别管控北方和南方时期,夹在中间的小国深受两国争霸的撕扯之害。但郑国在晋楚停战后却奇迹般地迅速扭转局面、走向中兴,它对外与大国巧妙周旋、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对内稳步推进改革、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一跃成为主要诸侯国中最受尊重的“模范国家”。郑国是怎么做到的呢?本书以夹在晋楚争霸旋涡中小国郑国的崛起为背景,刻画了子产这个新一代郑国青年人如
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日] 东晋次
评分 9.7分
东汉时代形成了中国专制社会的基础,东汉史对于中国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书从解释秦汉帝国的政治、社会体制如何发生质变,又如何产生后面的六朝时代这一问题出发,将皇帝统治方式、外戚宦官与儒家官僚间的政治合作与斗争,以及地方社会的结构变化等内容相关联,探究东汉时代社会地方社会的发展、变迁如何改变东汉国家的政治,国家统治进而又如何改变了地方社会。 东晋次,1944年生于三重县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