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
龍應台
评分 8.7分
龍應台首部長篇小說 南方視野,大武山下 虛實交錯的文學古徑,尋找一個有光的地方…… 龍應台以孩童似的無止盡的好奇、田野調查者追根究柢的執著、文學家時而空靈婉轉、時而深沉大氣的文字,刻畫出大武山的世界,既是煙火人間,又是冷月無聲。 自覺身心「脫臼」的不知名作家,彷彿命運牽引,回到闊別五十年的鄉間,與一位停格在十四歲
這個動盪的世界
评分 暂无
這個世界向來都是動盪的…… 走過莫斯科、柏林、加薩走廊、哈瓦那 龍應台在現場,以親身經歷寫下歷史的註腳 作者於90年代旅居歐洲,在時代大轉彎的時刻,目睹了動盪的世界變局。 她親歷兩德統一,並走過莫斯科、耶路撒冷、迦薩走廊、哈瓦那等地,以她敏銳的觀察,寫下二十一市世紀前夕,蘇聯解體、以巴衝突的實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新裝珍藏版)
戰爭從未停止,歷史繼續湧動龍應台的劃時代書寫我們將永遠不忘一個時代 那麼慟的生離死別,那麼重的不公不義, 那麼深的傷害,那麼久的遺忘,那麼沉默的痛苦。 不管你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我可不可以說, 所有被時代踐踏、汙辱、傷害的人, 都是我的
目送(新裝珍藏版)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死生契闊、聚散飄蓬離別與眷戀、繁華與孤寂華人世界流傳最廣的文字,只能一個人素心夜讀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孩子你慢慢來(新裝珍藏版)
「孩子將我帶回人類的原始起點,在漠漠穹蒼和莽莽大地之間,我正在親身參與那石破天驚的創世紀。」 你的深愛讓他成長,他的成長讓你成熟30年文學經典,初為父母的生命第一堂課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br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全新增修版)
「我們假裝正常過日子其實都知道你們真正渴望的我們最難給……」 龍應台最深情的文字,為什麼卻讓人痛至肺腑?2022新版新序,一本必須緊緊揣在懷裡的人生讀本 此生唯一能給的,只有陪伴── 人走,茶涼、緣滅, 生命從不等候。<b
走路:獨處的實踐
龍應台首部圖文創作18幅親手電腦繪圖 40則自然思索 ▎走一條沒走過的路 做一件沒做過的事▕ 走路,就不會是觥籌交錯的時候。 走路,就不會是把心分給他人的時候。 走路,就不會是掛在網上、陷入其中的時候。 即便是熙攘擁擠的市集,只要是走路,也是我帶著「自己」在熱的喧鬧中以冷靜聽、靜觀、靜思,更何況是
孩子你慢慢來
目送
评分 9.0分
2008年華文出版年度代表書 2009年 最貼近台灣人內心的聲音 感謝十萬人的感動見證 朗讀珍藏版 限量發行 龍應台第一次溫暖獻聲 親自選讀《目送》精華篇章 獻給懂得生命感受的您 聲音 這是你從未聽過的龍應台,《目送》讓人看到龍應台文字鍊出真情的創作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 @ 沙灣徑25號
评分 8.3分
…這一刻,龍應台彷彿五十多年前流亡南下的讀書人,香港彷彿亮着風燈的客棧:一壁爐火,半盞冷酒,一頓粗飯,一床久違的溫暖,靜夜裏偶爾傳來的幾聲咳嗽,撩起的也許是江南故人多病的惦掛;天亮後幾個頑童喧鬧的爭吵,聯想的也許是臺北權力走廊上打碎酒杯的喟嘆。終於,她決定寫一個《沙灣徑25號》的專欄,每星期先寫一篇,寫慣了會寫兩篇:思考中的獨白,山道上的啟示,藍海邊的頓悟,講堂裏的叮嚀。 ─ 董橋</
野火集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