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别墅
[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评分 暂无
《凄凉别墅》出版于1975年,是莫迪亚诺的第四部小说作品,入围当年度龚古尔奖,翌年获得法国书商奖,1994年被法国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改编为电影《伊沃娜的香水》。 十八岁的巴黎青年维克多•克马拉游荡到与瑞士一湖之隔的避暑胜地,在一家豪华度假饭店,他邂逅了美丽姑娘伊沃娜,坠入爱河。与伊沃娜在一起的,还有比他们年长几岁的勒内•曼特医生。三人出入赌场、派对,过着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伊沃娜想成为电影明星
八月的星期天
评分 7.8分
那一年的夏天特别热,叙述者“我”和希尔薇娅从巴黎的马纳河谷辗转来到南方城市尼斯,栖身于一间散发着霉味的公寓。他们深信在这儿谁也不会找到自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将忘却一切,从零开始。希尔薇娅戴着一颗名贵的钻石“南方十字”。他们打算物色买家,将钻石脱手,远走他乡。一对美国人尼尔夫妇钻进了他们的“蜘蛛网”。就在交易即将达成之际,意外发生了……七年之后,“我”又来到尼斯城,在街头邂逅一位当年的故人,沉痛的
暗店街
评分 8.0分
《暗店街》是莫迪亚诺出版于1978年的小说,荣获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 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新的身份:居依•罗朗。罗朗为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在于特退休之际,决定揭开自己的经历与身世之谜。在采访各种人物、搜集线索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拥有多重身份。他真的是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被许多人指认的那个南美外交官?他的记忆也许是在逃离德
狗样的春天
评分 7.6分
1964年的春天,“我”认识了摄影师冉森。我们两人有过短暂的友谊,之后他突然失踪了,有人说他去了墨西哥,带着所有的照片,没有留下一点存在过的痕迹。30年后,偶然发现的一张照片又勾连起那些尘封的往事。 其实,“我”并不知道冉森是谁。他有没有参加过二战?他真的是罗伯特•卡帕 的朋友?他为什么要离开法国,再无音讯?“我”回忆起当年整理的那些照片,想从光与影的定格中找寻他的蛛丝马
废墟的花朵
评分 6.5分
1933年4月24日,一对年轻夫妇在租借的巴黎公寓内死去。那个晚上,这对小夫妻应该去过舞厅,还认识了一些人。这是一桩谋杀案还是自杀案?30年后,一个偶然得知此事的年轻人重新开始调查这桩陈年疑案,并试图还原当晚的情形。他渐渐发现,案件中的很多当事人,他都碰到过。一场调查并没有得到期许的答案,反而开启了更多的调查。那些挥之不去的如幽灵鬼魅般的故人,那些被时间模糊的姓名和背影,还有迟迟未至的解释。
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新的身份:居依•罗朗。罗朗为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在于特退休之际,决定揭开自己的经历与身世之谜。在采访各种人物、搜集线索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拥有多重身份。他真的是一张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被许多人指认的那个南美外交官?他的记忆也许是在逃离德占区时丧失的? 在这部独特、优雅的小说中,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塑造了
地平线
评分 8.4分
年已古稀的博斯曼斯开始回忆过往的生活,他习惯在笔记本上记下偶然想起的一些记忆碎片、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偶然的一天,他想到了在40年前曾经交往过的一个女孩,她叫玛格丽特•勒科兹。那段时间,两人经常出双入对,因为两人有共同的经历,都被人跟踪。玛格丽特是被一个名叫布亚瓦尔的男人,而博斯曼斯是被他的母亲和继父。玛格丽特是在一家咖啡馆内认识布亚瓦尔的,后者开始对她死缠烂打。为了摆脱这个人,玛格丽特去过瑞
夜的草
在一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旧笔记本里,一位作家发现了一段往昔时光的踪迹。五十年过去了,笔记本里记录的文字将他带回到蒙帕纳斯、大学城、左岸以及那个“去殖民化”时代。那时他与一位名叫丹妮的年轻女子来往甚密,然而走在2012年的巴黎街道上,1966年发生的那些事变得可疑,她隐瞒了许多事实真相:她的真名,她的活动,还有一个令她着实烦恼的巨大秘密……警察局里留有她与几个熟人朋友的档案,但追寻真相的线索依然若隐若
夜巡
评分 7.2分
《夜巡》出版于1969年,是莫迪亚诺的第二部小说,进入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决选名单。这也是莫迪亚诺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作品。 小说的叙述者为抵抗组织“地下骑士团”工作,但他同时服务于法国的盖世太保。如何成为叛徒,如何不成为叛徒?这个问题始终缠绕着他。通过这本令人震惊的书,这本既温柔又残酷的书,莫迪亚诺试图为这段往昔岁月驱魔,虽然他并未在被占领的巴黎生活过。他唤醒了死者,以一种急促的乐调牵引着他们,
隐形墨水
中篇小说《隐形墨水》出版于2019年,内容关于记忆的取舍。 小说的第一部分发生在巴黎。“我”离开侦探事务所时带走了一份悬而未决的案件:寻找名叫诺埃尔·列斐弗尔的女人。调查中,“我”在一间公寓里找到了她的笔记本,上面记载的地点和人名既是线索也是谜团。案件逐渐走入不确定的记忆的深处,令人无法放手。小说的第二部分发生在罗马。一个替朋友照看画廊的女人遇见了一个从巴黎来的男人。两人
沉睡的记忆
《沉睡的记忆》出版于2017年,是莫迪亚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首部新作。 巴黎,1964年那个冬天,在记忆的深处若隐若现。在那家叫绿吧的咖啡馆,那个总是头一个走进咖啡馆的女人,总是坐在最里面的老位子上低头对着一本书。她叫热纳维耶芙·达拉姆,他们在一家专售神秘学著作的书店第一次相遇,她带他去见一个女友,女友推荐他们阅读灵修导师的书《与奇人相遇》,介绍他们认识秘密社团的其他成员……六年后,在神秘学书
青春咖啡馆
评分 8.2分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有一家孔岱咖啡馆。它像一块巨型磁铁,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从不考虑未来,享受着文学和艺术的庇护。 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二十二岁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光彩夺目,就像银幕上光芒四射的女影星。她是从哪里来的?她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的迷人光芒之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是不是在逃避什么?故事
一度青春
本书是莫迪亚诺1981年出版的小说,1983年被以色列著名导演、作家莫什•米扎西改编为同名影片。 父母双亡的年轻人路易从军队退役,在迷惘中跟人来到父母曾经生活的巴黎,在火车站的小餐馆中偶遇在酒吧驻唱的姑娘奥迪儿。两个单纯的、几乎走投无路的年轻人从此相依为命。 为了实现出唱片的梦想,奥迪儿在巴黎的污秽中苦苦挣扎。她曾被警察利用去诱捕强奸犯,也不得不忍受唱片界重要人物的侮辱。路易则受雇于一个身份可
多拉·布吕代
1988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1941年新年前夕的《巴黎晚报》上,看到一则寻人启事:“寻失踪少女多拉·布吕代,十五岁,一米五五,鹅蛋脸,灰栗色眼睛,身着红色外套,酒红色套头衫,藏青色半身裙和帽子,栗色运动鞋。”登报寻找多拉的是她的父母。这个犹太少女在那个冬天离开天主教寄宿学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莫迪亚诺锲而不舍地搜寻着关于多拉的一切资料。她为何要在纳粹统治最严酷的时候,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