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先知之後的封面

先知之後

萊思麗.黑澤爾頓(Lesley Hazleton)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出版时间

2017-03-31

ISBN

978986945722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世界里,了解伊斯兰教的历史和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先知之後》这本书以生动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思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阿拉伯半岛,见证了伊斯兰教的诞生、发展和分裂。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今世界的启示。
作者简介
萊思麗·海澤爾頓是一位來自英國的記者和作家,現居西雅圖。她曾在1966至1979年間任職於《時代雜誌》駐耶路薩冷代表,並為多個知名雜誌撰寫過中東問題報導。後來轉向宗教和歷史領域,作品涉及穆斯林歷史、瑪麗亞傳記和不可知論等主題。海澤爾頓對宗教持開放和懷疑態度,不屬於任何組織性宗教。她在TED上分享關於伊斯蘭和宗教的演講,累積超過300萬點閱。
推荐理由
《先知之後》这本书深入剖析了伊斯兰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背景,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描绘,展现了伊斯兰教内部派别的形成及其政治、宗教的复杂关系。作者不仅揭示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分歧,还探讨了伊斯兰教与周边文明之间的互动,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伊斯兰教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适合哪些人读
对伊斯兰教、中东历史、宗教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宗教派别形成和历史背景的读者
寻求历史与宗教相结合的读物,以拓宽视野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編輯前言
推薦序:權位鬥爭高於信仰傳續?(林長寬教授)
地圖:七世紀末的中東
圖表:書中主要氏族與親屬關係圖
重要人物介紹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小说性很强,充满了戏剧感。叙述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完全就是什叶派视角的先知家族野史。
短评写长了放书评区。简而言之,本书是非虚构文学手法写就的阿里家族悲剧史,从穆罕默德死前到胡笙的殉道,讲述了一个伊斯兰分裂之始的故事。作者书写的现实关怀让我了解到,这朵迄今仍然盛开着的什叶派荆棘之花是如何下飘满尘土的大地上诞生的。虽然视角有所偏颇,但写得非常好看。强力推荐
读不懂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歧就无法理解当代世界格局。伊斯兰世界演变愈发极端的原因在于,一是自诞生之日起就实行“政教合一”模式,获得宗教权威便预示着军政财政大权在握;二是始终将自己视为世界的唯一真理,天然具有排他性,任何与己相悖的理念,皆为“异端”;三是游牧民族的基因尚未根除,文明建立于武力之上。先知之后的故事中,和中外历史上的权力纷争极为相似,不同的是西方其他文明“上帝的归上帝,国王的归国王”,中国则有朝代更替,每次权力重新洗牌,都是一次“清零”,而伊斯兰的传统,每次都要追溯到“先知之后”。
作者主观感受添加太多,显得有些不可信,也可能是后人逐渐增加的细节,真实的历史似乎已不重要,读完很好的了解了先知家族的故事,整体偏向什叶派的论述。
非常生动
特别喜欢里面把词源和故事联系起来,穿插对现代的影响,就像历史老师在讲故事
没有呈现太多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歧,坚持用三国演义美化刘备的方式来颂扬阿里,对这个宗教本身的极端成分缺乏批判,只能说作者还是局内人。
虽然不太中立而主要是站在什叶派角度,但过程还是非常精彩的
好看,文笔确实不错,忽略一下两岸翻译差异和习惯用语(比如歹戏拖棚和横柴入灶)。主要是讲先知的身后事,一直到侯赛因,不过回扣今日之伊斯兰世界的确还挺不错的,跟之前看的《中断的天命》相比论更多述更少,但也有意思 看完确实挺同情什叶派的,尤其是伍麦叶简直是叛教者,不过看到逊尼派爷俩只能叹阿里无谋侯赛因少智了,尤其是先知被叫伤心家族确实伤心了😅论手段还得是新时代领导人穆阿维叶,另外哈瓦利吉派屠杀确实下作 不过生动的代价也是偏颇,从《中断的天命》中的确克制一些,虽然什叶派看起来确实很无辜也很令人同情,但宋襄公式的领导人确实不行 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作者笔误,快结尾那几章,栽德派是五伊玛目派,亦思马因派是七伊玛目派,而文中搞反了,作为常识不应该
回溯一神教起源与分裂的初始,四任正统哈里发继位和分歧。立场在阿里所代表什叶派,把这位悲情的英雄塑造成坚韧、为了统一大业奋不顾身殉道者。也能看到今日极端派和阿里形象嬗变,如何引发地区暴力争端,都可以从先知未曾明确指定继承人开始。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