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敬愛的領袖的封面

敬愛的領袖

張振成(Jang Jin-sung)

出版社

臉譜

出版时间

2015-03-31

ISBN

9789862354216

评分

★★★★★

标签

政治

书籍介绍

'「如果北韓有的是謊言和核彈,我有的就是真相和文字。」

北韓揚言要「在這個宇宙除掉他」,南韓領事館曾拒絕他「我們這裡幫不了你」

從封閉國度的權力中心揭露北韓內部驚人運作實況的權威之作

近距離接觸金正日的第一手記述,北韓人民對世界發聲最不可忽視的聲音

★《經濟學人》、《衛報》、《明鏡週刊》、《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觀察家報》……各大媒體一致讚譽,認識北韓必讀大作

★從「北韓的南韓專家」到「南韓的北韓專家」,金正日欽點的桂冠詩人,透視北韓未來的關鍵權威

★獨一無二的北韓記述,一位兼具詩人和間諜身分的逃亡者寫下他在金正日身邊的所見所感,以生命的代價告訴我們三個北韓的真相――真實的北韓、北韓政權捏造的北韓、外界建造的理論的北韓

★深度揭露神祕北韓的幕後之謎,前所未見的「金朝實錄」:北韓建國神話、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父子權力鬥爭、金正日戰略、北韓綁架外國公民的結種戰略、南北韓的兩手策略、北韓對中國的愛恨交織、金正恩的未來……

◎詩人、間諜、逃亡者

「我看到槍管,聽到扣扳機的聲音。我頭頂又熱又痛,知道子彈會從那裡打進去……」

身為北韓的反情報官員,張振成原本過著舒適的生活。

他在北韓宣傳機器中位居最高階職級,專事協助該政權掌握人民。

他的任務包括創造北韓建國神話,對外假裝為南韓知識分子,撰寫抒情詩歌頌北韓獨裁者金正日。

年輕而雄懷壯志,張振成的愛國任務使他擁有一名古怪的讀者――金正日本人。

他可以與聞國家機密,接觸北韓權力核心眾多神祕人物。

由於深獲「敬愛的領袖」本人讚揚,他有種種理由滿意自己的生活和命運。

但返鄉之旅喚醒了詩人的良心,驅使他偷偷寫下故鄉街上人民的痛苦。

一份機密文件的遺失,讓他的生活破碎了。

他和一名友人被迫拋棄家人、朋友,以及他們所有的一切,逃離這個「隱士王國」。

本書是張振成動人的真實故事,訴說一個謎樣國家菁英圈子的一分子為何會變成該國最率直、最勇敢的批判者。

本書使世人對駭人的北韓內部實況有了新的認識;唯有在該政權高層工作的人,才得以揭發那些外人永遠無從得知的事。

◎國家敵人的自由之路

故事始於1999年5月,張振成接到神祕電話奉召去見金正日,轉車換船懷抱莫大希望的他看到出場的是抱著瑪爾濟斯小狗的糟老頭,這人計較的是頌揚領袖的標語是手繡還是印刷,接著領袖賜宴,菜色配燈光的荒謬景象,喜怒無常的領袖腳痛脫了高跟鞋的幻滅,加上最後領袖落淚全場趕緊痛哭的馬屁場景,勾勒出奇幻的序幕。

父親是大學院長、母親是醫生,出身菁英的張振成受到拜倫的詩啟蒙,並憑著詩作受到金正日賞識,被賦予撰寫史詩的任務,一路順遂。他曾與金正日用餐,收到一只價值七千英鎊的勞力士錶禮物。

張振成收到的另一份禮物是獲准返鄉。十年未回,位於平壤南方六十公里的故鄉沙里院已不再是記憶中的樂土,貧窮饑荒改變了一切。與數米過日子的老同學相聚,心酸大於歡喜;到市場上碰到人民法庭,軍方在大庭廣眾下槍決輕罪犯。家鄉見聞讓他難以執筆書寫上級交代歌頌領袖的詩作。詩人的良心驅使他寫下人民的真實生活。

一場意外改變了他的人生。工作職位之故,張振成得以接觸被視為違禁品的南韓書刊,而他借給朋友的一本書卻弄丟了。此罪如同叛國,於是兩人決定逃往南韓。

亡命之路如電影般驚險刺激。藉由延邊農民之助坐車逃到延吉,但北韓方面誣陷他們是殺人犯。數次搜捕僥倖逃脫。原本覺得中國是天堂,他鄉遇故知才得悉相互的悲慘故事。找不到門路,危機重重。

輾轉經長春到瀋陽,南韓教會和領事館卻拒絕協助。在街頭用韓語試探,尋找同胞,一名朝鮮族女子成為貴人。被密告後公安上門盤查,帶了詩稿逃命。

尋求韓國餐廳老闆資助,獲往北京車資。致電南韓報社,在情報單位協助下獲得庇護,終獲自由。

現在,張振成是世人洞見北韓真相最有力的評論者,以堅定的聲音對世人揭示看待北韓體制和北韓人民的方式。

◎對本書的讚譽

「張振成極具洞見地論述了北韓高階菁英的生活方式和權力結構。這則故事描述張振成如何從全然的遵奉者一步一步轉變為深刻思考的懷疑者,乃至那個國家的敵人,最終經歷了驚心動魄的逃亡……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蘇珊•克爾博(Susanne Koelbl),《明鏡週刊》

「作為金正日造神機器內部的一名御用詩人,他〔張振成〕讓人們對金氏王朝的意識形態下層結構和他所謂的『失敗者的胡作非為』有了新的認識。」――《經濟學人》

「感動人心。」――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

「在本書中,張振成揭開幕後之謎,揭示一個逢迎諂媚、滿腹恐懼的固有世界。」――布萊恩•哈登(Blaine Harden),《華盛頓郵報》

「一則掙扎求存的非凡故事。」――賴瑞•蓋蘭(Larry Getlen),《紐約郵報》

「一個不可思議又具震撼力的故事,其特別之處不只在於它描繪了平壤菁英圈的内部運作,還因為有一位真正的作家――在北韓幾乎前所未聞――身處其中觀察它和述說它。」――亞當‧強森(Adam Johnson),《沒有名字的人》(The Orphan Master's Son)作者

「金正日晚期的前御用詩人透視神祕的北韓。任何讀過亞當‧強森的普立茲小說獎得獎作品《沒有名字的人》的讀者,都將為之著迷。」――喬瑟琳•麥克魯格(Jocelyn McClurg),《今日美國》

「一則蘊藏強烈情感的真實故事……極其引人入勝……情感真切……」――《泰晤士報》

「〔相較於此前的北韓相關著作〕張振成的著作甚而更彌足珍貴。」――《衛報》

「卓越非凡……激動人心……北韓生與死的傑出描繪……」――《週日泰晤士報》

「撕心裂肺……權威且令人信服……」――《觀察家報》

「張振成近乎不可能的戲劇化故事,是迄今北韓夢魘的最佳描寫之一。」――《出版人週刊》

「一段激動人心的逃亡,完成這部緊湊又描寫精采的著作,戮力洞悉北韓輕蔑且應受譴責的權力策略。」――《科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作為在南韓最著名的北韓流亡人士之一,張振成提供解讀北韓的傑出論點……」――瑞默克•布魯克(Remco Breuker),萊登大學韓國研究教授

目录
英譯者序
序幕:一九九九年五月
部一:獨裁者
第一章 心理戰
第二章 返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粤进还在骂,证明它还没移民成功
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原因或是真的朝鲜社会的匪夷所思,本应该是非虚构写作的本书透着一种三流小说的虚假感,很难想象这种文笔的人居然在朝鲜具有如此高的地位,当然,书中内容认可大致共性,个性化的内容乏善可陈。
图书馆借阅,今天读完剩下的九成,以前买过很多本脱北者的书,没一本像这样有料又催泪:张振成因读内部禁书《拜伦爵士全集》而开窍,又因弄丢南韩写的金氏父子禁书而决定出逃,在统战部工作以光州事件为题材向金二献诗蒙宠,连在平壤卡拉ok唱的都是改编过的南韩社运歌曲《朝露》,他对统战部的对南文化作战(对南输出伪作)、组织指导部与金二继承战、金二访华背后的双方角力都有深度观察。另外,在沈阳与奇女子王裘龄的奇遇,简直是这一生死谍战中温馨的罗曼史。那句中文粗口更是神来之笔:shabi wodasini!shabizaizi!
今天是平安夜,对中国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个欢乐的日子,但恰好我在今天读完这本书,感觉非常沉重,而这种欢乐的气氛一对比就更显得压抑。我在想人为什么要相互的折磨,一个人的苦难究竟是不是天生就有,自由究竟是谁赋予的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想的想的我心烦意乱。一本好书一次好的阅读体验也许带来的不只是愉悦。更多的是思考,就像这本书一样。
在通勤地铁/公交上读完。真是扣人心弦,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完。作者身为朝鲜统一战线部人士,不仅讲述了惊心动魄的逃亡经历,在朝鲜看到的饿殍遍野的残酷画面。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金正日向其父金日成夺权的隐秘过程,和朝鲜内部整肃斗争的可怕。在描写逃亡历程中穿插对朝鲜政权的介绍,读来毫不枯燥。无疑,这本书能够加深读者对朝鲜高层工作、生活、意识形态和政策指导的认识
就着渐暗的天光终于看完,看得人脊骨发凉、不寒而栗,几度哽咽失声,数次五脏六腑差点吐出来。这是看过的第二本领国秘闻,两本均花重金旧书网购得。但真的是文采与惊悚齐飞、恐怖与荒谬一地!作者凭着极其匪夷所思、荒唐劲爆、有料又催泪的秘闻与情节,揭示了一个可怖王朝洗脑统治的冰山一角。读罢的愤懑、惊惧与不适感超过以往看过的任何记实类读物,令人怀疑这个地狱逃脱记,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也令我怀疑这钱花的,是值了还是不值!但冲着最后伴随着作者逃亡的那句中文粗口:shabi wodasini!shabizaizi! 觉得还是值了!
悼念那些倒在路上的脱北者!
英文版看了五分之一,可以提前过来打五星了,此等经历不可替代。(ps.28岁就能成为金将军面前的小红人,确实具有文学才华,提到的诗歌构思都挺不错。)
这本书里面不只有个人经历,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北朝历史。作者00年代脱北。
代《为了活下去》。愿所有坚强善良的人都能摆脱极权党治,拥抱民主自由。其实普通脱北者的回忆录大多大同小异没有深度,看一本就够了。有机会看看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