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紫禁城的黄昏的封面

紫禁城的黄昏

(英)庄士敦

出版时间

2007-03-31

ISBN

9787807133926

评分

★★★★★
书籍介绍
随着时代的变迁,紫禁城从辉煌的皇家宫殿逐渐走向了衰败。在这座宏伟的宫殿背后,隐藏着无数皇室成员的悲欢离合。本书以细腻的笔触,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带领读者走进那个时代的宫廷,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悲壮。
作者简介
庄士敦,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是一位苏格兰出生的汉学专家和官员。他于1898年被派往香港,此后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四年。1919年,他成为溥仪的“帝师”,是中国帝王史上唯一一位外国“帝师”。庄士敦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深刻研究,撰写了多部著作,包括《紫禁城的黄昏》。尽管在中国文献中存在争议,他被描述为文化侵略者和英国特务,但在英国,他被视为一个热衷于异国文化的学者。庄士敦于1938年去世,终身未婚。
推荐理由
《紫禁城的黄昏》通过深入细致的叙述,生动地描绘了清朝末年直至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以及皇室成员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入的人物分析,让读者对那个时代的宫廷生活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适合哪些人读
对清朝历史、宫廷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对民国初年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中国近代史及皇室成员生活的读者
以及对历史人物心理和情感有深入了解需求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目录
代序:昨日的盛宴——最后的帝师眼中的晚清宫廷
1989年中译本序言
1985年英文版序言
英文版扉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刚看完<末代皇帝>的时候看应该更有感觉:-)
其实一般,没我想像的好看,不过看完对民国好看全无,果然历史是有立场的。而当译者和作者立场相左的时候,注释里满满都是恶意,读者就被两种观点夹击,阅读观感不佳。而且说实话,看完也没有对溥仪有多大的好感,他不过是无奈而已。
老外所不懂的皇权
想对溥仪本人有点了解结果被骗读了这一大坨……看到后来简直都要不耐烦了。我只是一个品味低俗的八卦党啊!竟然最后感受到了行行重行行的美感差点哭了w 我发现我真的对各个时代的政治斗争(不太平的时候就是打仗)毫无兴趣,从小学二年级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永远要跳过三国史就这样了。我永远对人比对事有更大更大的兴趣,所以非常喜欢读各种传记——讲到底可能只是有记人名障碍症?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读于本科阶段。
看完了电影《末代皇帝》有些悲伤和感慨同时使我有了更加想了解清末的想法。紫禁城的黄昏过去后便是永久的黑夜,清朝的破灭不是偶然已是必然,它犯了与前些朝代同样的错误滥用太监、贪污腐败、奢靡,也许还愈演愈烈。光绪皇帝在慈禧的压迫下郁郁寡忘而慈禧也是罪恶滔天在光绪帝后一日也离开人世。1908年宣统皇帝登基成为大清国最后一位帝王,但当时的清朝已是支离破碎不可建筑。许多皇亲国戚依旧想在这即将瓦解的王朝捞上一笔,他们就是最恶毒的吸血鬼。1912年《优待政策》的签订正式宣告皇帝退位,即使后来有张勋等人的复辟起义但也只是微波一惊。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胁迫离开紫禁城,军阀将后的中国大地上上演惊世骇俗的混战!而溥仪则背上了巨大的包袱。
黄昏的紫禁城中,仍然聚集着许多“优秀”的人。可惜这世间,绝大多数人的梦想,也只是梦想罢了,何况是那么大的前朝遗梦呢。
溥仪更像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位皇帝,穿插着历史人物,有一种历史从未走远的感觉,在当时的人们心里,可能更能接受的是皇帝所代表的君主制的存在,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军阀混战的共和制,因此推倒不难,难的是建立新的制度,心智的变化,真的不是皇帝被推翻就结束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