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人,做得到任何事的封面

人,做得到任何事

[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时间

2018-03-31

ISBN

978756992270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挑战中,我们时常感到困惑与挫败。《人,做得到任何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探索内心世界的道路。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揭示了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并提出通过社会兴趣的培养和人生目标的确立,我们可以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和社会适应。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影子,理解那些困扰你的行为动机,并找到通往内心平静与成功的钥匙。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巨擘。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并在一生中撰写了包括《自卑与超越》在内的多部著作。尽管他在幼年时患有佝偻病,身体条件限制了他的体育活动,但他的父亲给予他鼓励,使他坚信自己能够突破困境,这一信念成为了他成功的关键。
推荐理由
《人,做得到任何事》一书深入探讨了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剖析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以及人生风格等核心概念,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这本书不仅为理解自我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人性、提升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富有洞见且实用性强的作品。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个体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寻求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人群
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和父母,希望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或患者的行为发展
对于生活中的挫折感到迷茫,渴望找到应对策略的任何人。
书籍脑图
目录
目 录
第一讲生活的科学
The Science of Living
第二讲自卑情结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个体心理学:出生顺序、早期记忆和梦的分析,运用自卑和自卑补偿机制——优越情结,以及人生目标来驱动自己的学说,不得不说很有道理,也挺能说服人的。这个理论用来解释人类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总觉得似乎还缺少了什么。
本书说明孩童时期的经历是怎样影响我们以后的行为。虽然说了很多问题,但却很少提及解决办法。阅读本书本来想解决自己三分钟热度的问题,但却没有找到答案。
比弗洛伊德差的地方在于,他逃离不了道德的藩篱。
积极的心理暗示
按需。“《人,做得到任何事:阿德勒心理学讲义》被认为是作者阿德勒更通俗易懂、广为流传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全书以社会兴趣为核心,从原型、人格、童年、家庭、梦境、教育、人际关系、爱情与婚姻等人生百景出发,论道说理,所呈现的人文观点,极具启发性与前瞻性,有待你慢读细思,咀嚼出字句背后丰沛的底蕴与真义。故事即人生。他的不完美哲学、生活之道、人性省思,澄明如镜,深入每一个人、每一段人生、每一个故事的内在,照出更真实的一面。”
人的自卑情结,在面临自卑时不同的处理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性格,或乐观或悲观。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非常有意义,尤其是在环境变化导致的关注度不同时,怎么样来引导和调整,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可以做成任何事吧
能够感觉到心理学是很主观的推论,书的理论往往与个人经历认知有很大关联,所以全书几乎把大部分原因都归到自卑情结。
整本书就是阿德勒心理学讲义。基本阿德勒的理论概念都出现了,但每一章就简单介绍一下,更像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概论。 整条线还是围绕自卑情结和优越感情结。优越情结对自卑情结的补偿和产物。自卑情结是无法根除的,是努力改变的基石,只要设定好目标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动力。嫉妒和羡慕亦都是自卑情结的产物之一。 个体心理学还探究了儿童早起童年的重要性,是形成人生风格的关键因素。任何人都能有成就。主要在于如何教育那些问题儿童。 个体心理学的目标是促进社会适应。人所有的问题都源于社会问题。社会适应与自卑情结是一体的两面。 个体心理学研究都是与自卑感的问题链接一起。任何原因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探究。
读完这本书,我充分感受到书籍是有时限性的。这本书里很多内容,猜想放在出版的1927年是非常优秀的,但现在读来很多内容过于武断,缺少根据。有些论点我真的很想问一句: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总体而言,内容质量不如阿德勒的其他书籍。但我很认同个体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念。本书里提到的一些观察现象,也值得继续探究。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