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历史的天使的封面

历史的天使

[法] 斯台凡·摩西(Stéphane Mosès)

出版时间

2017-03-05

ISBN

9787567559868

评分

★★★★★
书籍介绍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主流的历史观以黑格尔的历史观为代表,历史乐观地被视为一条线形的、不断走向人类最终完善之路。历史的每一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服务。

直到1920年代,罗森茨维格、本雅明、肖勒姆三人共同以弥赛亚乌托邦为理念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历史观。它呈现了一种弥塞亚乌托邦的思想。对立于将历史视为一条永远走向人类最终完善之路的乐观主义观念,他们提出了一种断裂的历史思想,其各个环节不能被纳入一个总体,与表面的同质化相比,其破碎更具有意义——同样也更有前景。

在三位思想家那里,上述另类的历史出自于他们对20世纪巨大变革的直接经验。令人感到矛盾的是,在历史理性解体的基础上,希望的火花再次燃起。透过救赎的范畴,乌托邦再次闪现在三位作者那里。在向新事物的突现敞开的这一时间模式当中,理想的迅速实现变成了可以被设想的事情。

在《历史的天使》中,作者斯台凡·摩西以天使报喜作比喻,来回顾这套历史救世说,从而以一个特别的视角生动地展现出20世纪初的德国犹太思想。这三位思想家共同想象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它呈现了一种弥塞亚乌托邦的思想,其各个环节不能被纳入一个总体,与表面的同质化相比,其破碎更具有意义——同样也更有前景。

作者简介:

斯台凡•摩西(1931-2007),法国、以色列双重国籍的当代哲学家。曾在巴黎索邦大学和巴黎第十大学讲授德国哲学与文学。1969年定居耶路撒冷,随后在希伯来大学担任德语系任教,并创立罗森茨维格研究中心即专攻德国-犹太文化和文学史研究中心。他将罗森茨维格的思想介绍到法国,此外,他也是本雅明、卡夫卡、策兰等德文作者的研究专家。主要代表性著作有《爱若斯和律法》《一个传奇的注解——关于卡夫卡的演讲》《回到犹太主义》(与 Victor Malka合著)等等。

译者简介:

梁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近作有《文明、理性与种族改良:一个大同世界的构想》《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等。

目录
导论
第一卷
弗兰兹•罗森茨维格:西方的反面
第一章 异化
第二章 黑格尔的原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谈得非常清楚。犹太性/犹太时间观/弥赛亚主义在这些现象学家身上的影响看来是根本和致命的。做硕论的时候如果读到这本书,大概会减少不少闷头苦思的时刻——弥赛亚时间才带来伦理。
“罗森茨威格—本雅明—肖勒姆”这一条线索十分有意思。这本书都是关于这三位思想家对于时间和历史概念的反思:罗森茨威格侧重于挑战基督教—黑格尔背景下的历史理性;本雅明在建立了断裂的历史和历史的不同模式概念之后,寻找到了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放弃历史进步论和永恒复归这两个极端,转而寻求断裂处的事件,即革命;肖勒姆则侧重于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历史和语言、叙述之间的关系,话语的诗学功能可能是隐藏的真理之所在。这也见证了反思的三个角度:宗教;语言/叙述与革命。这三者的结合是否会产生更为宏大的新的理论图景呢?可能要由后人来完成了。
关于弥赛亚时刻与救赎的第一研究。
只读了本雅明部分。
黑格尔哲学是罗森茨维格的固定参考,他以紧扣黑格尔原话的方式,致力于彻底颠覆黑格尔范畴的工作。有理数的一切特性均指向“糟糕的无限”观念,后者虽为黑格尔本人所命名,但根据罗森茨维格的意见,这也同样可以概况其历史哲学的本质特征。钓雪按:黑格尔的这一观念用来指向他所批判的同时代的浪漫派,藉此将哲学与诗学之间划了一道难以弥合的伤疤,然后黑格尔再自我缝补,来形成精神哲学的上升性。但回过头来,其他相关人物且不说,如果单是通读了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这五人,也足以清楚“无限”糟糕与否,他们都是捆在同一条船上的,后来的图宾根学派则又主动上了船。不过且让我们先回到罗森茨维格,对他而言,基督教仍在期待上帝王国的降临,而对犹太教来说,它已经降临在世上。罗用跃入永恒的跳板的今天来反对作为向明天过渡的今天
异种左翼,他们有无法逃脱的时间
第三种历史观
从直线进化的历史观向犹太神学的永恒复归转回,在断裂与破碎的每一个时点,质询真理的有无、语言的真伪,坚信即时救赎的实现可能,期盼绵延的时间之流中机械降神的倏忽而至
不同于阿多诺阐释的犹太神秘主义者。作者学识高。
在讀歷史哲學論綱之前,其實可以先讀讀這個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