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莎士比亚的中国旅行的封面

莎士比亚的中国旅行

黄诗芸

出版时间

2017-03-31

ISBN

978756755303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常态。而《莎士比亚的中国旅行》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通过莎士比亚这一世界文学巨匠的视角,带领我们走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感受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魅力。
作者简介
黄诗芸(Alexa Huang)是一位资深的学者,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英国文学系及研究所教授,同时担任博士及硕士点导师。此外,她也是数位人文研究院的创院院长。黄诗芸曾获得英国傅尔布莱特全球莎士比亚杰出讲座的荣誉,驻点伦敦。
推荐理由
《莎士比亚的中国旅行》通过深入探讨莎士比亚作品与中国文化的相遇、相互影响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全面展示了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接受和改编过程。本书不仅揭示了莎士比亚与中国文化的交融之处,也反映了文化差异在全球化时代对视觉文化的影响,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阅读趣味性的作品。
适合哪些人读
对莎士比亚戏剧、中国文化、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
文学爱好者
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戏剧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
以及希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表现形式变化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序言 / 1
第一部 文化交流理论
第一章 莎士比亚与中国: 文化拥有权的争辩 /
第二部 虚构的道德空间
第二章 晚清的莎士比亚接受史: 从梁启超到鲁迅 /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详细考察从晚清到当下,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改编和演绎历程。既有传播史层面的深入分析,又有基于改编作品内容分析的详细阐释与解读。作者把莎翁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演绎,提升到中西跨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视野高度去加以论述,内容非常精彩。而作者对于中西两种文化的无比熟稔也让人敬服。
可以減半到一星給它的不足之處,主要是目前這個分好像偏低了。現在的莎士比亞中國化研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現象描繪和藝術分析,作者把這些案例看為理解中國的切入點,以及中國在面對一個世界性的對象時的非後殖民式本土化態度以及兩者之間的碰撞,是很合理且應當的做法。當然從成果來看,討論本土與全球化的思辨性和理論深度稍弱,切入不同時代的中國文藝與政治語境這種有點李楊老師風味的東西做得比較好。至於透過這些案例反觀和闡釋莎士比亞,就遺憾地沒能做到呢。
与濑户宏对读就可以发现美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在处理相同材料上的不同~美国学者是理论先行,具有自己的明确的问题意识然后重新切入材料,从中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比如本论文就是将中国和莎士比亚都看成是在不断在形成中的概念,作者想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用莎士比亚来表达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如何借助中国文化来强调莎士比亚的魅力”的,选读了第一章和第四章中对李健吾《王德明》演出的案例分析,感觉理论和文本还是分开的,理论很好,论据(文本)的说服力不够。文艺学出身的我日常陷入相同的陷阱,希望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能够慢慢克服吧~
写作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惜没能梳理出来脉络,缺乏观点,太掉书袋了。 书是2星,写这个topic给一星。
太簡單了,寫得浮光掠影的。
美籍华人写的莎士比亚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史,大体是按时间线完成的,作者本人对中国从晚期到21世纪的文学文化文艺了解都挺深入的,令我比较惊讶的一点是引用有三十多页😅这本书例证很丰富也很合理,适合做研究前期准备的工具书读,因为语言和内容可能会有点枯燥。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