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当代西方思想的困局的封面

当代西方思想的困局

劳思光

出版时间

2016-06-01

ISBN

9787567546608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当今世界,西方思想的影响力无远弗届,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西方思想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本书通过分析西方思想的困境,旨在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与世界对话,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作者简介
劳思光(1927-2012),原名劳荣玮,号韦斋,是著名哲学家,与唐君毅、牟宗三齐名。他擅长中国哲学史与现当代西方哲学,曾于珠海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等职务。他的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等约三十余种,影响深远。
推荐理由
《当代西方思想的困局》这本书深入剖析了西方学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困境与挑战,通过对“双重边缘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探讨,提出了如何在学术上与西方对话的理论框架。书中不仅对西方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还结合了中国哲学的实际,展现了中西思想交流的新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文化哲学感兴趣的学者
对全球化背景下学术发展有深入思考的读者
希望了解中西思想交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以及所有关注学术发展和文化对话的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从希望的世纪到三重困局
(2)传统与现代性:第一重困局
(3)现代文化与不完整的计划(IncompleteProject):第二重困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海德格尔不算在内?狭隘了
语言学被cue了好多次 使我十分满足
对后现代思潮的评论非常精彩。
1、倘若我们走入工具理性,那么理性化就是利害的计算。2、韦伯思考启蒙运动以来,追求自由、和平、人权的浪潮落在制度上面来说已经变成一种新的权力结构。为防止经济权力被少数人所掌握,资本家权力无限扩张,支配现代社会,导致多数人受到经济压力,形成不公。3、中国面对世界的压力大多来自异质文化。4、当代思想困局理论枢纽 独立实在导向绝对知识求索的绝对主义,另一种失败心态:虚无妥协的泛实用主义。
零几年的大学时代,某个刚毕业的博士讲,劳思光是位比冯友兰还要厉害的哲学家,让当时肆无忌惮无知无畏大谈哲学思想的“主体”甚为惊慌惊恐,竟然没有听说此人的大名。后来在图书馆陆续翻到此人书籍,几乎没有从头到尾阅读完毕的,这本也是在地铁里终结的。劳思光的担当责任感实在令人敬佩,不过仍然使人疑惑的是,此种担当的“意义”、“价值”、“合理性”显得太过“自然”、“理性”。作为思考的芦苇,人可能在建构或承担思想中就被各种意外毁灭了,如果不考虑到这种脆弱性,再坚强的哲学大厦都显得诡异可笑,正如黑格尔与克尔凯郭尔的因病去世所带来的反差。
只是觉得与其针砭“现代性”“后现代思潮”,劳先生不如去写一部忏悔录,彻底地用维特根斯坦
大概矛盾清楚了,可惜没有真正把到脉,还是一种理想式的期望,看来未来的路还是难啊!
未完的书稿,到“勇敢承担历史之任务——观念之探险”戛然而止。与哈贝马斯讲稿重复之处颇多。这本更为精炼。 思路清晰,仔细谈了三重困局,以及破除迷执的尝试,将蒯茵的“可修改的”跟哈贝马斯的“不可逆的”相结合,以观文化史的开展性,其指向一个方向,即真理、实在、善等等所谓“终极概念”,具体到支持并加强哈贝马斯之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立场;坚持哲学乃“理性之捍卫者”这一基本断定;哲学无终结,文化之自觉努力无终结;超越自我解释之失败,建立形式意义之新基础理论;改换异质文化之沟通范式,确认“开放成素”之实在性;消解文化传统之冲突,指向新的文化整合。
可惜...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