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道德的谱系的封面

道德的谱系

[德]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出版时间

2015-04-30

ISBN

9787567527713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在探寻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常常被道德观念的复杂性所困扰。尼采的《道德的谱系》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难题,通过对道德观念的溯源,揭示了道德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这本书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次思想的探险之旅,让我们重新审视道德的本质。
作者简介
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先驱。他的著作对宗教、道德、文化、哲学和科学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批判和讨论,并运用格言和悖论等独特技巧。尼采对后世哲学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领域。其代表作包括《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等。译者梁锡江,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翻译了尼采的多部著作,并获奖项。
推荐理由
《道德的谱系》通过对道德起源和发展的深入剖析,揭示了道德观念背后的复杂性和历史演变,为我们理解人类道德观念的演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书不仅对尼采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还涉及了心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容丰富,观点独到。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道德观念演变历史的学者
对尼采哲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
对道德观念和人类行为有深入思考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KSA版编者说明
Pütz版编者说明
前言
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
第二章 “罪欠”、“良知谴责”及相关概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二、三章明显好过第一章,这个版本翻译不太好。马刺,真理与女人的关系有意思。尼采哲学有意思的是如尼采所说,“真理只是一种意志的显现”,所以你可以怀疑尼采,同理可以怀疑所有哲学家。
生活20年,看着人条分缕析地揭穿道德的面具,屏息的心惊动魄。要是我这么有才我也要疯。
更喜欢一二章,读第三章禁欲主义的时候,没有读到第一章主人道德与奴隶道德里那样具有戏剧性的逻辑反转的论证,也没有读到第二章里从债权人/债务人关系推导出造神仪式与虔敬心态的那种整体性风格,第三章显得更意气用事。尼采将道德研究还原为道德发生史的研究,他潜在的最大敌手是基督教,但论证中展现出更为宏大的打击面。在善与恶的作为人造物的发生史上,主人道德依据自身发展出所谓的好与坏(类似于查尔斯泰勒的“蓝图”),而奴隶道德则翻转过来,将受苦发展成一种神学(我称之为苦难神学),我觉得尼采对前者演变为金发野人的批判远不及对后者这种自戕式的神学的憎恶来得强烈。第二章里谈及痛苦/遗忘问题也很重要,可见、可忍耐的痛苦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两年反复读欧洲早期文学也注意到这个现象。论及“贞洁”之处显然启发了福柯。
后期尼采。尼采的道德批判,不仅仅是要颠覆善恶的价值评估,他还质问伦理评估的身体与生理基础,更根本地他质疑伦理评估的标准,这一标准可否被证明。因此,人们会容易就对尼采产生相对主义误读。
“这样一来,有朝一日幸福者就会为他们的幸福感到羞耻,他们或许还会彼此说:“幸福是不光彩的!世界上的不幸太多了!””
重读。尼采的谱系学真是繁复深厚,让人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方法。一本绝望恐怖之书。 @2020-01-13 10:23:25
尼采的观点比较极端,容易被不聪明的人误解,被聪明人利用。第三章一半内容是摸爬滚打一头雾水,但是看到本书是尼采所有著作中“最难懂的”,也就释然了。🤧
在阅读的时候,无法做到平级。惊讶于尼采词汇的广泛,兴趣的广泛。 生命长度有限,所以更要阅读经典。
尼采杀疯了,从基督教一直淦翻到柏拉图。尼采后期的这套东西,只能用于解释,不能用于个人实践。在当下这个时代,尼采竟能给我安慰——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尼采这本书很好,权力意志表现得一览无余。但是非常气人的是此书的前一位读者。首先,在图书馆公共图书上乱涂乱画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其次这种乱涂乱画还没有任何水平,这就不仅气人,而且令人恶心。比如什么“呵呵,罗马史了解一下”“难道历史上基督教就没有任何价值吗”这种论调。同学,尼采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道德的谱系”,不是“道德的历史”。尼采使用谱系而非历史,就说明这本书研究的不是“事实”问题,而是“规范”问题,这是本哲学书不是历史书!还有各种心灵鸡汤式的反思,和数不清的问号,可见根本就没把整个尼采的道德的谱系学放在他的权力意志哲学下看待。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探讨道德的起源,而是尼采借道德的起源去彰显出人类应该走向的方向(超人)。像这种仅仅把此书当做讨论道德起源论,而没有看到尼采的最终目的,也难怪读不懂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