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变的封面

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变

陈曦

出版时间

2016-12-01

ISBN

9787560865805

评分

★★★★★
书籍介绍

《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变》以全面的视角讨论建筑遗产现代保护思想形成的过程。首先,解释不同时代哲学、历史学、美学和科学的发展给保护思想带来的影响,指出人们对于遗产处置态度源自对现实的批判,进而深思于历史,表现于艺术,又折射回现实。其次,从价值层面和工具层面对保护思想的演变进行分析,解释观念与实践的互动关系,指出了不同层面观点的合理性,论证保护思想追求理性的目标、实现理性的过程,以及在当代对理性所造成的困惑的反思。最后,探讨西方的保护思想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以及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并对“中国式修复”这一本土语境中的特殊产物的特征、理论反馈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变》对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师生,以及有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学者具有参考价值。

陈曦,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同济大学一德国包豪斯大学双学位硕士,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香港大学交换生;现为苏州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负责人,《建筑遗产》杂志特约组稿人、苏州市文物保护与鉴定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关注中外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地域化实践、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与语境转换、风土聚落及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进及其本土化研究”等各类科技计划多项。于《建筑学报》《建筑师》《时代建筑》等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目录
总序
前言为什么研究保护思想史
第1章“建筑遗产”是什么?
1.1“建筑遗产”的定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发展的系统回顾 资料的全面梳理 最后的编年体表格也很有用 但对于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确实还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无为主义”“重点修复”都不太妥 日本人的方法(吴哥窟修复案例)值得参考
看了目录 作为建筑保护科普读物应该很不错,但作为博士论文是不是太容易了些……从目录上并没有看出来有新东西……
人家的博士论文,我觉得还是挺难写的,起码前三章要收集很多资料应该还是外文资料~前三章讲的都是比较古早的欧洲建筑遗产保护,从第四章开始就比较好懂了,因为到了大家熟悉的真实性与原真性了。
遗产保护处女读物。谢谢作者小姐姐耐心的整理!
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内容丰富,具客观性与批判性。好书!!!
一个题外话,应该是先有实践后有意识吧?咋着也得符合马哲吧。第二章不如改成西方古建筑修复学家的思想,关于现代性啥的讨论有点和主题无关。也不知道是根据啥写的,有点混乱。第三章的资料挺好的,很多国内都没有。和理性的关系有点硬凹。第五章中西对比建议看看。结论就比较薄弱了。 总的来说:1.资料详实,但是处理地不好,很多是资料的罗列缺乏自己的观点,2.文章结构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思想一个是工具,这样的分法是可以的,但是思路比较混乱,时间线梳理和文本也没啥太大关系,而且竟然是倒的,这我还没咋见过,开眼了。有点东一头子西一棒槌之感。 ps:另外既然是演变,至少要让行文有演变之感啊!也不能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来凑数啊。 不过,还算是一篇比较完整的博士论文。
作者问题意识清晰,写得真好。
第一次读陈老师的书,有些观念引文出处没有标的很明白,但已经是国内比较好的遗产保护科普书。的确见功底。
大处着眼小处落点,陈曦老师可以的,我的入门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