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神性的温柔的封面

神性的温柔

【印】泰戈尔

出版时间

2017-06-30

ISBN

9787559406255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感到内心的空虚和迷茫,渴望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心灵的归宿。《神性的温柔》正是一本能够引领读者踏上心灵之旅的书籍。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人类与宇宙、心灵与物质、宗教与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往内心平和与灵性觉醒的道路。
作者简介
泰戈尔是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小说家、思想家。他15岁出版诗集《原野之花》,被誉为“印度的雪莱”。泰戈尔在诗歌、小说、戏剧、哲学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1910年,他自译的英文版《吉檀迦利》出版,震惊全球,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在印度具有史诗地位,作品富含宗教和哲学见解,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推荐理由
《神性的温柔》是一部集哲学、宗教、人类学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通过多个章节对人类存在的本质、宗教的意义以及生命价值的探讨,深刻揭示了人类心灵与宇宙的联系。书中不仅融合了泰戈尔等大师的智慧,还结合了历史、文化和哲学的多元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灵性画卷。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于对哲学、宗教、人类学或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份宝贵的思想盛宴。它适合以下人群阅读: 1. 寻求心灵成长、精神觉醒的个体
2. 对宗教、哲学和灵性实践感兴趣的读者
3. 希望理解人类存在本质和文化多样性的学者
4. 追求内心平和、减少生活压力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一 人的宇宙
二 伟大的心灵
三 人的满足
四 心灵的合一
五 先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不起,对于已经有了明确的宗教观的我而言,整本书更多的像是人虚空的妄谈……的确不是神性的温柔,乃是人的宗教(指书名和内容),感觉下一步泰戈尔自己便要创立宗派了。印证了罗马书的信息,神的存在是人明明可知的,但我们自己内心的人文主义注定我们只会走向欲望的两个极端……如果在人生的路口,寻求人生意义的时候读估计会给高分吧,毕竟人所能思想的神的最高境界可能也不过如此?但整本书最终还是没有任何答案,更多的感悟带来的是更多现实中的无奈、困惑以及疑团。
对“真与美,自由,本我的追求。”便是泰戈尔的信仰了。他的宗教,人是宇宙,世界之中独一无二的奇迹,人的思想是奇迹之源。 思想中的对自然的喜爱亲近,是“完美”,是“真善”的起点。 里头有种让人想及“坐看云起时”的悠然。不算哲学吧,应是他对美与自然的随想。 第一本随想应是《道德情操论》,一句一句剖析人生,有一些道理,便是这本书的价值了。 泰戈尔的文如他的诗,哲理在细小之处闪光,便如星子,细弱但又不可忽视的璀璨。 鸟有两次生命:一次是从卵中破壳,独立生活;一次是翱翔于蓝天拥有自由。 人也如此,有本来的平凡生命,有超脱不凡的思想。
想看看能不能体验出神性。。。
好动人,本来有点抗拒读诗就是因为觉得翻译过的文字会丧失原本的灵性,但泰戈尔真的不一样
灵性的经营。
泰戈尔在书中提到的一个词“人的宗教”,也是我想要表达的。人的信仰不一定要建立在宗教或者政治意识形态。他更关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建立起一种正向的思维方式。包括人与宇宙,人与人的关系。他认为,和谐的关系会促进人的发展,让人拥有完善的人格。他将这种和谐的关系统称为“爱”,爱这个世界,爱他人。在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认同这个观点。他还说了“诗人的信仰”,将人生价值赋予艺术与创造力。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信仰
唯心主义与我不甚相容,另外演讲集确实没什么好看的
还是《人生的亲证》写得更好,读来更畅快,想看泰戈尔更多的论述作品。这本书里就经常感到泰戈尔思想的有限了,对于“神性”的言说不够充分和彻底,对于“牺牲”和“集体”的表述还欠缺一些。他也坦诚自己并不是哲学家,但仍可说是位具有灵性的哲人。
玫瑰的愉悦感 “死而不亡者寿” 生生不息的形与象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