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沿河行的封面

沿河行

[英] 奥利维娅·莱恩

出版时间

2017-10-01

ISBN

9787550296473

评分

★★★★★

标签

旅行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与自然的联系,而《沿河行》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让我们回归自然、思考人生意义的书籍。作者奥利维娅·莱恩以其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河流的世界,感受河流的流动与生命的循环,引发我们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奥利维娅·莱恩是一位备受赞誉的英国作家和评论家,曾任《观察家报》图书版副主编。她的作品多次在主流媒体发表,包括《观察家报》、《新政客》、《卫报》等。2011年,她获得麦克道尔奖,并曾获英国艺术委员会、作者基金会等奖励。莱恩的著作包括《回声泉之旅》和《沿河行》,后者被多家媒体评为年度好书。新著《孤独的城市》也获得了广泛好评,中文版在2017年出版。
推荐理由
《沿河行》是一本深入探讨河流与人生哲理的作品,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展现了河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以及河流对人类文明的滋养作用。书中不仅描绘了作者与乌斯河的相遇、交往,还涉及了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古希腊神话、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回忆录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到文学、历史和自然的交融之美。
适合哪些人读
对自然、历史、文学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思考人生意义、探索内心世界的个人
喜爱旅行、渴望亲近自然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目录
I 了断
II 溯源
III 下潜
IV 醒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私人情感与历史追寻不断反复,有点不太好读,但成书的角度真得太有意思了。
想法挺好,写的不行。书袋掉的莫名其妙。
借助河流之行的意识流之作,作者本身不算很有趣吧,不过她提到的 伍尔夫倒是很有趣
看书名以为是关于河流的历史,但可能是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研究和随笔,说“可能”是因为看完整本书都不知道作者想说啥,评论家写散文实在太可怕了。偶尔出现的关于英国的历史书籍人物故事之类算是干货了,不知为啥看完想起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可怕
既私人又公共,可惜私人部分絮叨而乏味,公共部分也比较无趣。作者许是通过这场旅行和这次写作获得了个人情感的释放,而我在年后返京开始读它的时候恰逢和作者一样的低落之情,好几个晚上是通过朗读这本书的一些段落来集中注意力,所以也是带有私人性质的阅读体验。如米沃什所言:"伤心欲绝时,我们就返归某处河岸。"
3.5
时间、空间、想象与感悟,一幕幕沿河蜿蜒交织。
看过作者所写《孤独的城市》,本书风格类似,出版似还在前。写沿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沉的乌斯河徒步的经历,无疑是向伍尔夫致敬,与《孤独》一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我更喜欢《孤独》透过艺术家的作品抒写现代都市中个体孤独的况味。而乌斯河畔的徒步,这种形式过于强烈地带有作者自我救赎的意味,伍尔夫是这救赎的一个通道,一道久远的淡淡光影,投射下来时已经稀薄得风一吹就没了。译文方面,感觉四字成语用得太多,失去了自然文学的轻灵。
读完挺吃惊的,引经据典写了这么多,但是叙述重心移来移去,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因为写了这么多,于是给三颗星吧?
我反而很喜欢这个写法,额外的一颗星给那种无处诉说却沉入每一丝阳光、每一阵风和每一寸景色的孤独。只有在那样的孤独里,才会遐想,追溯,反刍,从自然到历史再到文学,底色为忧伤的思考,全部随着一条不知名的河奔流。(以及好吧,伍尔夫迷妹的追星之旅能写成这样也是厉害)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