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余音:学术史随笔选 1992—2015的封面

余音:学术史随笔选 1992—2015

葛兆光

出版时间

2017-01-01

ISBN

9787549590711

评分

★★★★★

标签

教育学

书籍介绍
在学术史的浩瀚星空中,每一颗星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些光芒汇聚成一本本著作,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进步。《余音:学术史随笔选 1992—2015》就是这样一本汇聚了作者多年学术思考和感悟的书籍,它带领我们走进学术的世界,感受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坚持学术追求的学者们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他曾任多国大学客座教授,2009年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著有《中国思想史》等作品,致力于中国历史与思想的研究。
推荐理由
《余音:学术史随笔选 1992—2015》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学术随笔,内容涵盖了对晚清民国学术的评价、佛教居士的忧思、学者生平和学术成就等多方面内容。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史资料,而且深刻探讨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对于那些对学术史、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以及学者个人成长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佳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学术史、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生
关注学者个人成长和学术方法论的研究者
对传统文化、佛教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历程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葛兆光关于学术思想史的随笔集,其中许多文章年代久远,现今看来已经不必记了。
这书都标想读。。。里面文章有你们没看过的吗。。。(理想国真心早该出葛大师的东西了,巨高的知名度,学院派知识分子恐怕也就李零刘小枫能和他比比,极大的受众人群,众多学科学生都感兴趣的议题,文章又都写得好看,完爆大半目前理想国已经很好的选题,颇有畅销学术随笔潜质,另出版年月早标了一年╮(╯▽╰)╭)
动荡的民国,却是学术大家扎堆的年代。一本有深度的民国学术随笔。
部分篇章从前读过。葛兆光取“余音”之名,想来也是有伤怀之感,不仅仅是为了对抗“健忘”的学术评价体系(杨文会与沈曾植等学者几乎是以“重新出土”的面貌出现的),也是为了哀悼与缅想一种治学诉求的黯然泯灭。如今的“做学问”变成了一种技术化、知识化的活动,继续追问“终极意义”甚至显得荒诞不经,这与本书中所纪念的诸先贤的努力正好相反,他们仍然秉持着将学问“生命化”的传统治学路径,所以一朝覆灭,人也只能“举世风靡、茫茫一概”。因而,葛兆光也才会在行文中反复追问“道”与“势”之争(其实余英时也是)、终极意义何在的问题。再次读到陈寅恪那首蒙自南湖忆旧,真是唏嘘不已,然而现实终将是余音散尽,世间原未有斯人。
每次各种书籍读到陈寅恪就感慨万千,傅斯年说,陈寅恪是最后一个读书种子,陈寅恪到晚年悲凉,他眼瞎耳聪,还遭受身心恶名羞辱,他该有多后悔,没有听从傅斯年的建议南下,他晚年郁郁寡欢,设身处地多半如此。 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有学术独立,思想独立,人方为人,而家国才进一步强大,陈寅恪为近代史学术第一人,只想安静著书立学的他,他还有多失望。 历史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演,本质没有变,现状如此。 葛老师史料详实,有个人可信服观点,但就是屁股坐的太正,估计也是生存之道吧
葛老师反复提及道与势,书中提及的学者往往被唯技术、直线进化论的评价体系所忽视,但他们身上看似顽固落后的人生态度背后,是对文化传统、纯粹学问的执着。他们追求的那种形而上的学术之道,与实际人间生活存在悬空断裂,所以举目神州,知音难求,余音也难为后人所听闻。葛老师对这些前辈学者的风骨充满敬佩,但他自己也承认缺乏这股勇气,借朱维铮的话自剖:不敢直陈要害,当今学术落后最大原因是政治挂帅。观葛老师治学路线,诸如剖析古代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跳出中国中心,从异域看中国等等方向,未尝没有隐喻和心酸在其中。
某些篇许多感慨,某些篇格外共鸣。看着书里人也看着写书的人,共鸣堪叹。十多年前读到类似文字尚是释怀,而今则更多无奈与彷徨,不知再十年又是如何感想?而余音或者消散,新音或者激起。毕竟,在世代不得解的困顿背后,有不灭的光。
前辈学者余音尤在,去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但余音三日之后呢?吾未敢妄言。
学术人物入门小传,由此牵扯出了很多想读的书。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