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的封面

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

张钧主编

出版时间

2016-11-10

ISBN

978754958929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战争的阴云下,无数年轻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和平的呼唤和对未来的期许。《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将带我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的青春与热血。
作者简介
张钧,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首席记者,拥有近十年的口述采访经验。该中心是国内领先的口述历史采集整理团队,由资深采编人员组成,自2012年起专注于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及传播。张钧领导下的团队在电影、外交等六大领域收集了逾4000人次的口述历史资料。
推荐理由
《述林1:战争阴云下的年轻人》通过收集二十一位亲历者的抗战回忆,将读者带入那个充满硝烟和苦难的时代,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书中不仅记录了战争中的残酷与牺牲,也展现了年轻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年轻一代的激励和启迪。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了解抗战时期青年生活与精神的读者
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年轻人
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有思考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辗 转
国难当头,百姓沦为难民,辗转他乡。
人总是无奈地被时代裹挟,漂泊如浮萍。
但求学、读书,热爱生活、憧憬未来,
再恶劣的环境也挡不住年轻人的快乐和成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三星半吧。从编撰角度而言给三星,还是散乱,以时间为纬线串联期间不同人的回忆更好。从对官方历史的补充角度而言给四星,缺乏细节的历史是干瘪而抽象的。
现在看到讲孤岛和沦陷时期上海的书总想买。
从史料的角度来看,这本书采访的对象还是有些局限的,口述史采访谁和怎么采访一样重要
非常棒的一本书。看到最后一章《微言抗战》,寥寥几语,最是震撼,如电影最后的致敬。一本口述纪实,从1931到1945那些九到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活下来又怎样接近死亡。全部口述分为五大块,辗转:他们在战火中逃难求学,几乎没有在一个地方呆着能上完一个阶段的学;直击:正面迎敌的一群人,还有一篇行军产子的经历,只在一个月时见过一面的孩子;跨洋:比较特殊的一段,华侨也在战场上;演绎:电影京剧从业者面对的战火带来的影响,这里开始有文化入侵与反抗;后方:十几岁的孩子在后方、在敌人的学校里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每一个章节都分为口述+校注。口述尽量保持了叙述者的口语特色,方言和拟声词、口头禅,亲切有趣,也有其简短精湛的特色。校注部分适当解释口述出现的误差和补充相关参考描述、确认的史实。
21位抗战亲历者及他们家人的口述,里面有逃难的学生、有驼峰航线的飞机驾驶员、缅甸远征军的军人、有敌占区的地下工作者、有东北的抗联战士、有上海滩的演员、有西安事变参与者的后代……这些都曾经是鲜活的历史,然而这些亲历者一个一个都老去了,甚至是这本书成书的时候,很多的受访者已经过世。 非常可惜《述林》到现在为止只出了这么一期,根据书的前言介绍,“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已经记录了很多很多的口述历史材料,希望能尽快看到更多的内容整理出书。
如此悲伤,如此独特。
有点文学性质,很好
三言两语,亦是时代
画面感很强的一本书,纷纷扰扰的众生相。 那时日子很苦,但也有苦中作乐。那时很多人都有抗日救国心,但不是人人能上战场,就把这份心溶在日常的点滴里。 反反复复被提到的西南联大,让人想找些关于这所犹如神话般的学校的书来看。 很喜欢《从未抵达的前线》这篇校注最后的一句话—— 既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坦坦荡荡一辈子,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