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三国志的世界的封面

三国志的世界

金 文京

出版时间

2014-01-31

ISBN

9787549511488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后汉三国”的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书一是将三国历史与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进行比较,剖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真伪;二是将三国历史置于古今东亚世界中进行解读,分析和比较中、日、韩相关历史文化的相互影响、交融和异同;三是本书虽然是以文学研究家的身份撰述的普及性三国历史,但是著者是以史学的、学术性的、严谨的态度进行撰写的,可以说是一部以史籍原典和考古资料为依据而追求真实的三国历史的严肃著作。

目录
序 章 华丽的乱世
第一章 夕阳西下的汉帝国
中国人的历史观
后汉时代
黄巾之乱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除少数亮点外,平庸
书中写到,曹孙从未见面,距离最近的一次是孙在船上,曹在岸上,或许两人都在遥远地打量对方。这得是多好的大片情节哇!
序章点明特色,即在大东亚圈的历史语境下,强调古代魏、蜀、吴三国与现代中、日、韩三国的联系,通过将《三国演义》的“虚”还原成“实”,梳理此一阶段真貌。对吴国视角的突出,一反主魏或从蜀之争,诸多新意,由此而出。其第一至四及第六章,依序铺陈,钩玄提要,不出惯有之轨道,全赖旁逸之妙笔;第五章讲外交与情报战略、第七章讲三教鼎立、第八章讲文学自觉,勾勒出其时的关系网络、宗教演变与信息革命,诚为全书最活色生香之处;第九章考证邪马台国及其周围的国际关系,虽论述稍嫌简略,然学术价值颇高;终章拈出“正统观”的相承与相争,将三国时代与当今政局并而观之,显出作者通古今之变的宏阔视野与特别趣味。与前三卷相比,此卷在史料、史识及体例、文笔上,表现最好。面对这么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完成度如此之高,殊为不易。
本书有三个亮点:由《三国演义》切入比较小说与正史之间的区别,以国际视野来考察三国与东亚诸国之间的关系,和对三国外交、联姻(包括性观念)、辩论、诈降、“谩骂文学”、军事机制等等进行细致耙疏,由此构筑起一个有血有肉而非仅存于纸面的三国世界。尤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史料的认真甄别,关于
水准一般,错谬不少,私货太多。
对于东汉至三,作为日本学者叙述的中国史,突出了三国时期中日之间的交流, 自己对于三教的起源上有更深的了解。 对于东亚的正统论和我们的“华夷观念”如出一辙,“他们一直用观念颠覆现实,中国一直视周边为夷狄,但是绕了一大圈,周边国也是如此”古代的东亚处于这种互相鄙夷又自以为正统的关系中。
全书充斥着作者的肆意猜测,对于三国这个日本及其关注的时代,这本书写成这样有失水准
所谓“正统”虚之又虚,只是求个心安理得。
作者明显对刘备及蜀汉有恶意啊,而且后记明显有失偏颇。 另,文中史实有错误。
出生在日本的韩国人写中国的历史,硬要把古代魏、蜀、吴三国与现代中、日、韩三国的扯到一起,有点生硬。部分观点比较新颖,也进行了考据,地图、照片和人物关系表也十分丰富。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