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希特勒的克里斯玛的封面

希特勒的克里斯玛

[英]劳伦斯·里斯(Laurence Rees)

出版时间

2020-03-31

ISBN

978754478110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20世纪的德国历史中,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几乎成为了独裁、战争和悲剧的代名词。然而,希特勒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转变为统治一个国家的独裁者?他的领导风格和民众的追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希特勒的克里斯玛》试图解答这些问题,通过详实的历史研究和深刻的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希特勒形象。
作者简介
劳伦斯·里斯,英国广播公司(BBC)“纳粹警示录”栏目的创建者和撰稿人,该系列纪录片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之一,曾获英国电影电视学院奖和国际纪录片奖。里斯因其杰出的纪录片制作而被誉为“英国最杰出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制片人”。他撰写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德国历史的系列图书广受好评,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
推荐理由
《希特勒的克里斯玛》一书深入剖析了阿道夫·希特勒的领导风格和影响力,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和访谈,揭示了希特勒如何运用“克里斯玛”特质赢得民众的支持,以及这种领导风格对德国历史的影响。本书不仅对希特勒个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还探讨了权力、领导力和人类心理的复杂关系,对于对历史、政治心理学和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德国历史、政治心理学、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
对领导力和权力运作机制有好奇心的读者
希望了解极端主义和民众心理的读者
以及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分析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致 谢
导 言
第一篇 权力之路
第一章 发现使命
第二章 建立联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杀害犹太人和屠杀的方式都是集体选择的成果。
其实还是不错的。和哈夫纳的《解读希特勒》这种从较宏大的视野评判希特勒不同,里斯所注重的还是他一贯的方法论:从普通纳粹的视角出发,来理解希特勒如何在人群中发挥作用。正因此,他强调希特勒对德国人心理的某种近乎神秘的直觉敏感(相当于代言)、随之而来的强大感染力、以及希特勒的克里斯玛式领导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责任内化”,当然,最终还有这种克里斯玛的祛魅过程。但他没有提到一点:克里斯玛既伴随着人们渴望的奇迹,又注定是不稳定的,本质上与宪/政是不兼容的。
希特勒是一个怀旧的落寞之人,在这一点上竟和孔老二有几分相似之处。而他一次又一次“以极端的方式表达出了许多德国人的心声,不同的只是普通德国人的观点较为温和罢了”。里斯以希特勒的克里斯玛为线索,贯穿起希特勒逐步掌权直到自杀身亡的全过程。他试图描述一个自始至终有着独特克里斯玛领袖气质的希特勒,但由于后期的希特勒不再能满足德国大众对现实的期待,他的吸引力逐渐遭到损害,只剩下少数“死忠粉”继续对希特勒“忠贞不二”,而大多数德国人只是“无法从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下车”。尽管如此,里斯把希特勒的克里斯玛领导力归结为描绘宏伟蓝图而不下达具体命令,或许也为希特勒作了开脱,这样一来只有发动战争的罪责仍然可以归结到希特勒身上,至于屠杀犹太人,只能说希特勒对此“默许”“纵容”。
从希特勒个人特质角度分析了第三帝国的历史,有特点,值得做参考。 卡里斯玛这个东西,顺风球真的有用,逆风球就很微妙了。 从情感操纵角度考察其他的领导人,肯定也很有趣。
闹剧
这书不是洗头佬受腐唯写的我不信
电视节目做多了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由一位拥有克里斯玛人格的人领导是多么恐怖。 因为他过度自信,也极其疯狂。
对于熟悉纳粹兴亡史的读者来讲,本书可读性不大,仍是一部希特勒及纳粹政权的发展简史。但作者非要预设一个 克里斯玛 的概念,然后将小胡子的得失均归结于此。略显牵强,且并无更加深刻的剖析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