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以读攻读的封面

以读攻读

但汉松

出版时间

2017-08-31

ISBN

978754476937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但如何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能力。《以读攻读》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书籍。它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的文学理论和批评观点娓娓道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作者简介
汉松,1979年生于中国,是一位英美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于南京大学英语系任教。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已出版一部英文专著,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业余时间,汉松致力于文学翻译,翻译作品包括托马斯·品钦、桑顿·怀尔德、朱利安·巴恩斯等知名作家的作品。新浪微博:@洛之秋。
推荐理由
《以读攻读》汇集了多个领域的文学与批评作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知识、深刻的文学见解和独特的阅读体验。本书不仅有助于提升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适合哪些人读
对文学、戏剧、电影、历史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个人
文学专业学生和教师
喜欢阅读和分析作品的文学爱好者。
书籍脑图
目录
一:重量(TO WEIGH THE MASTERS)
品钦的黑色乡愁
罗斯在拧紧
最后的寓言家
做品钦的门下走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无论是影视作品抑或文字作品,都有很多细微之处可待挖掘。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而缺乏思索,所获也就少很多。本书的文学评论略显专业,不是很适合普罗大众读,我也只是对自己熟悉的作品相关篇幅阅读得仔细一些。
太匠气。小聪明外露。
闲散时读了两篇,多数文章处理的问题不感兴趣,其中关于伊格尔顿的评价比较有价值。倒真被说对了,有点纽约书评的味道。(纽约书评据说滋养了很多“掉没读过的书的书袋”的时髦风气,把很多平庸之物搞得浮华不堪。但愿此书作者不在此列。)
没有每一篇都看。专业性比较强,或者说作为文学作品的解读类书籍,所以读者的文学素养要求比较高。否则很容易不知所云。从内容来说很容易看出作者博闻强识,阅读面很广,并且解读很深入。对我来说最通俗的可能就是色戒那篇了。“对我这样的品钦死忠来说,等到他古稀之年的新作已属不易,又恰逢他难得放下“百科全书”的身段,个中喜悦实在难以言表。所以,当已买此书版权的上海译文出版社黄昱宁编辑问我有无兴趣翻译时,我简直就差跳到人家跟前说:“我来翻!我来翻!谁也不许和我抢,做牛做马我都干!””也有可爱之处。
评论…………恁国搞英美文学的是不是没人了?
评论文论时避实就虚
作者阅读或观影后撰写的一本评论性文章合集,涉猎内容广泛,专业性较强,对于受众的水平要求可谓不低,因书中提及的一些书和电影还未阅读或观看,对一些社会背景知识还缺少基本的了解,可能当下没法和作者产生深层次的共鸣,需要待后续再温故,但给到自己的两点提醒是:一是要持续输入,更要不断输出,只有写下来的,才算是经过个人思考掌握的;二是做到“闻弦歌而知雅意”,除了提升自己的阅历外,还有必要及时查阅工具书,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暗藏的玄机。
学术素养高,是优秀的批评典范,长论时能厘清脉络、正本清源,短评时能化繁为简、去芜存菁,除第一辑「重量」重量不足外,其他我都挺喜欢。
虽然是青年学者,不乏引一些二手经验,但对于美国现代作家的见地明显更有意思,对余华的批评也很直接。多半都是专栏式的短评,拿得起放得下,不难读。作为品钦的译者,明显大部分时候都像一位品钦夸夸群的群主一般在“夹带私货”似的夸夸,即使这一篇讲得是德里罗。如此无时无刻的彩虹屁,也很可爱。
因为品钦,之前在知网读过不少但老师的论文。在此刻心浮气躁,读不进东西的时候,读这本书感受到老师对英美文学的热爱,不免也唤醒了自己的一些初心。争着想要翻译品钦新小说的那段,感觉老师真的很可爱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