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斯大林评传的封面

斯大林评传

[苏] 列夫·托洛茨基

出版时间

2017-01-01

ISBN

978754265746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20世纪的历史舞台上,斯大林的名字与苏联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的政治理念、统治手段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至今仍引发着人们的广泛讨论。《斯大林评传》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揭示了斯大林这位复杂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斯大林及其时代的窗口。
作者简介
列夫·托洛茨基(1879—1940)是苏联时期著名政治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苏联红军缔造者。他在十月革命后担任重要职务,但与斯大林政见不合,遭受迫害流亡海外。1938年,他在巴黎组织第四国际,反对第三国际。托洛茨基思想对苏联及世界共产党产生深远影响,但其在专制统治下遭受政治迫害,最终在墨西哥城被暗杀。
推荐理由
《斯大林评传》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斯大林的个人生平、政治生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剖析。这本书通过逐章总结,全面展现了斯大林从默默无闻到苏联政治核心的崛起过程,以及他在俄国革命、内战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所扮演的角色。
适合哪些人读
对苏联历史、俄国革命、共产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
对政治人物研究、历史人物评价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以及希望深入了解斯大林及其时代背景的广大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出版者说明
原编者的话
序 言
第一章 家庭和学校
第二章 “职业革命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北方的太阳
有时候评着评着就变成吹自己了
典中典之虚空对线,可惜斯大林没有写托洛茨基评传,那就好玩了
研一读了一遍2011版的黄皮书,只记得一些格言般的句子。紧赶慢赶一个月重读之后学会了很多分析方法和语言,柯巴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平庸的人也有春天。托洛茨基分析了历史的进程和权力变化的势之所趋,但还是没有详细说明他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掌握权力的,为什么是斯大林而不是别人?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酷吏,可以作为列宁获取权力的打手,一个康生、张汤式的人物?
较为全面客观
刚好一周读完。从根本上来讲,想从托洛茨基写斯大林里找“公允”的想法本身就足够荒唐。拜托——你在说的可是托洛茨基和斯大林!我们想看到的难道不就是托对于斯的真实想法吗?他不是单纯的历史学家,他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家,他是被逐出国度的革命者,他是他的敌人。从斯大林的童年时光一路分析讲解到他掌权后的种种,足以看出斯在托眼里究竟是怎样一个形象:犬儒主义的、不顾原则的、急功近利的——这看上去显然像来自政敌的抹黑。然而托列举出的每一个事无巨细的证据,不管是摘抄、引用,还是被梳理得一清二楚的时间线,都让这些论点有了无比扎实的基础。最爱看的地方还是托老师如何尖锐地点评斯的文学素养,每一句话都如此辛辣。对于俄国三种革命论分析得真好。想到这本书的手稿上飞溅上托洛茨基的鲜血,想到他的生命与这书一起戛然而止,又难免心痛。
斯大林仇敌托洛茨基写的斯大林传记,果然是黑一生的节奏,可怜的斯大林同志,从最开始的童年青年时代便被旁敲侧击描述生平小事,托氏推测(有很多臆测的成分)说生性阴沉、善于计较、粗鲁等,革命早期托氏暗讽其不善于理论、也不能做演讲、是个投机分子、对领导阿谀奉承、前期对革命没啥贡献……到了十月革命后也说其暗搞官僚作风、善于权谋,睚眦必报,直至最后列宁逝世,两派争权,托氏每页都不忘明骂暗讽,贯穿全书也指责其篡改历史。还是很有风格的一部传记,托氏还有部《俄国革命史》更好些,马上开读。 想想洒满手稿上的血,和镐子,哎……
正如多伊彻所说,这部书主观性过强了,像把斯大林描绘为从始至终都是如此狡诈、残忍的恶徒,是托氏诸部史学著作中质量偏低的一部,但仍不失为认识历史上的斯大林的重要参考史料。
……首先说明我真的很爱看这本书。 是《动物农场》的最佳注解。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