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的封面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高诵芬

出版时间

2015-10-01

ISBN

9787535484086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那些曾经塑造我们的历史记忆与传统习俗。《山居杂忆》通过细腻的文字和珍贵的历史细节,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温情与故事的时代。这本书不仅是一段个人回忆录,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记录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时代的变迁。
作者简介
高诵芬,浙江杭州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婚后相夫教子,克尽职责。1994年定居澳大利亚后开始写作。她与儿子徐家祯合著的《山居杂忆》三十余万字,记录了其生活经历和感悟。徐家祯,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
推荐理由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是一部充满深情回忆的文学作品,通过作者及其母亲高诵芬的生活点滴,展现了中国20世纪初至中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书中不仅记录了家族成员的故事,还包括亲戚、朋友及仆人的生活经历,生动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画卷。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深刻反思。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阅读回忆录、传记类书籍的文学爱好者
希望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风貌和文化变迁的人群。
书籍脑图
目录
1 杭州旧时风俗之一
2 杭州旧时风俗之二
3 杭州旧时风俗之三
4 杭州旧时风俗之四
5 曾祖母二三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买买买买!去他的孔夫子天价!哈哈哈哈!
本书的编辑完全对不起老人的创作。书写得好,世事无常,却始终充满对家,对平凡人、微小事的温情。去搜了一下她的子女近况,基本都在海外,各有所成,挺好的。160201-160223
40万字,一本和字典一般厚的书。但看得却格外轻巧惬意。一个百年家族的生活被还原。抗日战争,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文革,家人亲朋自顾不暇,但一切的混乱狼狈在这位八十岁老太太的笔下都只不过是烧菜少了山珍就用薄肉来吊这么的轻松。时代是雄伟的,但在每个家的眼里也不过就是柴米油盐这般罢了。
五天内读完,16年第一本书,也是十分好看耐看的书。听高诵芬讲自己的家族,人情,冷暖,往来,说杭州的风俗,风物,风景。抗战,新中国,文革时期的遭遇。以及后来定居澳洲的淡然平和。确实是扬清激浊,曲尽其致。文革和房改应该是让老人决定出国的原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江南书香世家的百年生活回忆录。称其为“现代红楼梦”,应该有些过誉了。
断断续续读了两三个月,一部杭州大家族的百年兴衰史,惊叹于作者高诵芬的记忆里如此之好!这么久、这么多繁杂的风俗、习惯、饮食、轶事、人物,居然能够分门别类地描写出来,或许生活在大家族,从小耳濡目染,一些事情已经深深印在脑海里了,所以才能娓娓道来而不觉啰嗦。
终于看完了……阅读体验跌破地底。首先这本书和宣传定位的“近现代红楼梦”完全没关系,倒确实是中国20世纪上流阶级的回忆录。作者作为封建地主、资产阶级、移民家庭,我选择原谅她所有的屁股不正、优越十足、目光狭隘,愿意将这本书当作近代风俗录的一瞥看待。然而作者之一却拼命在前言后记里标榜此书是“平民文学”,是对“毛、丘等的革命”,吐了,照照镜子吧你自己不恶心吗.jpg。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平民文学不是身居高位,为你所“怜悯”的人纂书,而是让女仆男佣、寡妇、清洁工、炊事员自己拿起笔来,“让光荣者从容地谈到光荣”。
这本书是在喜马拉雅听完的,主播的声音很好听,这本书的内容也很吸引人,讲清末民初江南大家庭的生活和礼仪,以及那一百年的历史变迁,很多风土人情的东西都消失了,这本书像个小的博物馆,带我走进那段时光。
是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的自述,文字平实倒也不失精致。比起我成长路上的一人独大,我总是羡慕有规矩的家庭,所以书里有很多描写让我很想去想象,因此看得很慢。btw,太多错别字让我一度以为这是一本盗版书,出版社没有最好校对工作影响阅读体验是可惜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