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巴黎伦敦落魄记的封面

巴黎伦敦落魄记

【英】乔治·奥威尔

出版时间

2017-06-01

ISBN

9787532774654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在繁华的都市背后,往往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底层世界。本书作者用他的双眼和心灵,为我们揭开了一幅幅真实而触目惊心的画面。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禁思考:在这座城市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梦想又能否实现?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记者及社会评论家,生于1903年,逝于1950年。他的作品《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广受欢迎,影响深远,被赞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作为一位批判性的思想家,奥威尔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权力、政治和人性等复杂议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推荐理由
《巴黎伦敦落魄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生活记录,描绘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巴黎和伦敦底层社会的真实面貌。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深入探讨了贫困、社会不公、人性和希望等主题,让读者对底层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同情。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对那些对社会学、文学和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爱好者
希望了解底层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的读者
以及寻求人生启示、反思生活的个人。
书籍脑图
目录
奥威尔作品全集
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
《巴黎伦敦落魄记》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觉得自己只了解到贫穷那浅显的一面。】
本书出版于1933年,是严格意义上奥威尔的处女作,以其结束缅甸岁月回归欧洲辗转于英法两地的一段经历为题材写就,带有一定回忆录性质。落魄一词,大抵是他在巴黎做洗碗工和伦敦当流浪汉的真实感受,但绝不仅仅是落魄,在生动的人物、琐细的讲述和真实的还原背后,是他对彼时社会现状的冷静思考,和对落魄阶层的悲悯同情。我永远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读完本书时深深陷入奥威尔最后一段自省中的情景,他说历尽落魄之后,他不再因为施舍而指望乞丐感谢,不再看到失业者潦倒而感到吃惊,不再拒绝一份传单,也不再去高档餐厅就餐等等。所以此后冷风中我也不再拒绝传单,奥威尔不止一次写到:你帮他接一张,他就可以早点下班了。
巴黎伦敦版的“三和大神”纪实
要是你身无分文,这就是等候你的世界。
Orwell的文章风趣幽默又不失现实性的细节描写 (文中好多地方读起来让我忍俊不禁 最近两三天去吃饭都有点怕怕:-P) 其实他在每一部分最后的小结都有提出一些现实的解决方法 虽然比较局限 但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 一定要提一下——陈超这位译者!!翻译得超仔细!读起来完全没有隔阂!有些地方(山路十八弯 伸手党 蜗居…)让人觉得又亲切又传神!最后还有【作品题解】包括了背景介绍、内容梗概、相关信息、译者评论 可以说是超贴心了!!!
代入感好强 我已经在流落街头了
重复标记(只是针对简介部分,最近看资料提到几句关于反乌托邦的作品,言称部分反乌托邦作品并不是反社会主义,而是针对资本主义,没有考证,但感觉也有点道理)
2022长10:不建议睡前阅读,面向普通人的恐怖故事,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深渊,贫穷和饥饿太羞辱和折磨人了。奥威尔真的了不起。
社会观察
难得作家如此深入体验并真诚对待,在那个时代观察并记录,思考提出了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尽管一些讨论不够深刻,更多是纪实自己的生活体验,但也侧面反馈了许多别的作品无法提供的认知面。值得一读,对餐馆卫生、流浪人生有一个初步认识。尤其见微知著,反思社会体制乃至方向。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