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约翰·但恩诗集(修订版)的封面

约翰·但恩诗集(修订版)

[美] 约翰·但恩

出版时间

2016-10-01

ISBN

9787532772841

评分

★★★★★
书籍介绍
约翰·但恩,这位17世纪英国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考,赢得了后世无数读者的赞誉。他的诗歌融合了哲学、科学和宗教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玄学诗”风格。在《约翰·但恩诗集(修订版)》中,我们将跟随但恩的脚步,一同探索爱情、死亡、宗教等人类永恒的主题,感受诗歌带来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约翰·但恩,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奠基人,其诗作以怪诞奇诡著称,长期未获认可。直到二十世纪初,托·斯·艾略特的推崇让他重获关注,现代主义诗人纷纷效仿,学者研究不断,其地位逐渐上升,有望超越弥尔顿。作为英国文学史上重要诗人,但恩的地位现已无可置疑。
推荐理由
《约翰·但恩诗集(修订版)》收录了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约翰·但恩的多首诗歌,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玄学诗”风格,还深刻探讨了爱情、死亡、宗教等主题。修订版在保留了原诗精华的基础上,对误译进行了更正,增译了相关注释,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但恩的思想和情感。对于喜欢诗歌、对英国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作品。
适合哪些人读
对英国文学、诗歌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思考人生、探索生命意义的读者
对哲学、科学、宗教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约翰·但恩:艳情诗与神学诗》译者序
《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后记
哀歌集
1.嫉妒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以艳情史居多,还是对他的神学诗更感兴趣,可惜收录较少。
并未读完,先见邓恩英文诗,再找到的此书。像黄金锤打成透明薄叶?烂译至极。又看见开篇前言和一个台湾的曾姓学者骂嘴架。可笑至极。
邓恩真可爱,隐藏的泄愤
又出一遍。淫诗易读。用什么破纸印的……
没有想象中惊艳,应该比艾略特的密度稍低一些,还是古典和象征之区别。前者是主观之客观对应物,后者则完全客观对应物。当然,但恩玄学诗本身对艾略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说,开创之作都非精品。不过但恩还是有他独特之处,如奇喻与暴力。一种基于科学和哲学的学问诗,而不仅是依靠官能感觉的抒情诗。关于性爱的思想诡辩,除了少部分明显有时代手头传本的通俗印迹,其他诗歌都具有绝对的雄辩和性感。严密的思辨逻辑性,怀疑主义爱与死的主题。《遗嘱》那一篇要去看原文版。《关于窗户上我的名字》、《热病》、《周年纪念日》、《关于哭泣》、《跳蚤》、圆规诗等尤佳。但恩不是那种通篇惊艳的,属于结尾式惊艳,出其不意,黯然启发。但恩可以说是写爱情诗最好的,这是贯穿我阅读始终的想法,他正确地看待了肉体和灵魂,平凡与神圣。 神学诗或重读。
偶见porngraph摄影师摘其警句,遂读一过,亦私人阅读史上奇事也。
影响并启迪了艾略特的平庸诗作。
诗歌真是无比“精致”的存在物。真是如《英文系主任》里说的,一首诗每次重读都可以让人学到新的东西,并且每次重读都会觉得自己万千思绪中的某个似乎被挑战甚至改变了一下。应该是大二第一次细邓恩的《别离辞》,今晚写论文需要又去重读,以为只是回忆起之前的,结果又发现了其中新的精妙之处(可能是因为遗忘,也可能是因为和邓恩许多别的诗放在一起读了)。注意到了诗人反复把情侣的分别比作死亡,不仅展现初对死亡的蔑视,而且指出了死亡正因爱情的存在而更值得被爱侣希冀。还很适合在将要和妻子异地前宽慰妻子。死亡不可怕,就只是像侧身入睡一样!多么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他甚至扭转了凡人和死亡的地位,凡人是不朽的,死亡才是必朽的。听起来太乐观了,这种乐观是只有宗教才能赋予的吗?以后在步入暮年时重读邓恩的诗歌也会获得更新的体验吧!
翻译得似乎不怎么样,最有名的诗也没有收入,奇怪。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