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的封面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美)卡伦•霍尼

出版时间

2016-04-30

ISBN

9787532770830

评分

★★★★★

标签

心理学

书籍介绍
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认识到神经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调整心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成长。
作者简介
卡伦·霍尼,美国德裔女精神分析学家,1885年出生于德国,1952年去世。1912年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跟随弗洛伊德的朋友亚伯拉罕学习。1932年移民美国。她被认为是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与阿德勒、荣格、兰克、弗洛姆等齐名。她的著作包括《精神分析新法》、《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和《女性心理学》等。
推荐理由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这本书通过深入分析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机制和成长过程,揭示了神经症的本质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者结合理论探讨和实践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理解神经症和促进个人成长的方法。书中对神经症患者的行为、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有助于读者认识到自身潜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如何应对和克服。
适合哪些人读
1. 对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感兴趣的读者
2. 感受压力、焦虑,希望改善自身心理状态的读者
3. 正在经历或曾经历过神经症困扰,希望找到解决方法的读者
4. 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
5. 对个人成长、自我提升有追求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译者序
绪论——进化的道德律
第一章探求荣誉
第二章神经症的要求
第三章“应该”之暴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万分感谢。
跟我第一次读《我们内心的冲突》体验完全相反,弗洛伊德是悲观的精神分析,但卡伦的乐观哲学让我很焦虑。对三种神经症人格的分析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求一个非我(神我)的存在”。进而“非我”批判、要求“实我”。但是追求“真我”又是怎么判定的呢?这种乐观同样作为一种要求,在时时刻刻地审视“实我”,难道“完全地摒弃要求”“追求真我”“释放真我”就不会带来另一种“要求”的产生吗?然而“真我”“非我”“实我”三者的界线和交替变化的轨迹又是什么呢?以及“真我”如果本来就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期望的投射的话?如果抛开这三个基本概念不谈,仅仅是画一个“认识真我”的大饼,这难道不是一个悖论吗,一个真正处在焦虑之中的人,大概也会像我读得手脚不知道往哪里放,毕竟再大力气的人也是举不起自己的。
这个翻译…嗯…希望能有机会看比较好的那两个版本吧。
如果只读一本霍妮,那必定是它了!经过多年的摸索,终于提出并明确“理想自我”之义涵。以“理想自我”为始,产生“探求荣誉”的“神经症需求”与自负系统,对内发展出“应该”的内心指使系统,对外发展出严格的“神经症要求”。“需求”、“要求”、“应该”一起供奉着如神般的“理想自我”,并在如影随形的“自恨”中步步践行与魔鬼签订的契约。重点读前六章(特别前三章)与最后一章。(读时,的确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救赎,徐訏将我引向霍妮,觉得冥冥之中,徐訏和霍妮一起虐我😭)减一星给霍妮的写作方式,太难读啦!再加一星以示区别hh
一不小心就对号入座,以及我要坦白,看到后半部分很多时候都走神了……不一定是翻译问题,怪自己能力不足(自谦型??🤔
性中:自虐来自自卑,虐他来自自负 约炮是为了避免交流、自负地炫耀睡过多少人 不敢去爱 不敢敞开心扉:童年家庭的阴影,敞开心扉怕被当作家丑外扬 总结就是:心里有病! solution:其实人生没有那么多“期待值”、“应该”怎么怎么样!
人人都有病啊嗯
好书
翻译得让人头疼,换了个译本同时和原文比照来看轻松多了。
是非常有用的一本书,细致入微地分解了神经质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分类。如果你正在遭受剧烈的内心冲突,真值得一看。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