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洪水之年的封面

洪水之年

[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出版时间

2016-01-01

ISBN

978753276820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末日来临之后,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荒凉的世界,我们该如何生存?又如何保持希望和信念?《洪水之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末世图景,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文学女王,多产且成就斐然,获得众多国际文学奖和荣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传播。她关注加拿大文化,支持民族文化发展,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反对贸易协议。阿特伍德以加拿大文学代言人的身份活跃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推荐理由
《洪水之年》通过描绘一个后末日世界的生存状态,深入探讨了孤独、恐惧、生存与道德等主题。书中的人物各具特色,情节跌宕起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坚韧。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废墟中的生活,同时融入了对自然、生命和上帝的敬畏之情,引发读者对人性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末日题材、生存小说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人性、道德和信仰的思考者
喜欢深入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花园
洪水之年
创世之日
亚当与所有灵长类动物的盛宴
方舟纪念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了友邻的评价买了书。之前没读过阿特伍德的书。一开始时,有点懵,读着读着就走神,后来才渐渐进入了她的语境。所以读完后,又把前面的几章翻了一遍,故事才完整地进入我的大脑。应该说对于不熟悉西方宗教文化的读者来说,此书的信息量有点大。每章节的名字,各种纪念日及它所代表的意思于我就是陌生的,加上赞美诗,反正读起来不会是很轻快的体验。除此之外,整本书以两位女主的视角进行描述,展开,读来感觉亲切,并有一种对末世文化衰落,失序的悲悯。而对公司警,对不能使用手机,网络,会有监听,以及不敢书写日记,病毒入侵,人类实践素食主义等等的设定,无一不是对于现世的投射与思考。反正有点意犹未尽,想看其它两部。
2019年024本:又一本后现代软科幻小说,主线是两代与素食环保基督派相联的女性,时间纪元从教派建立开始,圣谕从亚当一代口声吟唱,资本和强权结合的公司警接管了地球,超越伦理的转基因动植物不断出现,一切预示毁灭一切的无水的洪水来袭。书中交错时空身份的女性自白,女人在邪恶恐慌世界毁灭也要互相拯救与扶持的情谊,这是宣扬女性主义,环保主义?还是警惕科技的不可控狂飙?人性黑暗深幽处,永远会有隐约的音乐传来,细不可闻,带着希望。 情节有过分巧合的部分,4.5星。
玛格丽特创建了一个末日教派,为教派制定完善的规则制度,写了十几篇的教义演说,还创作了十几篇赞美诗。我也看过很多末日故事里带有宗教元素但从未有如此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相比第一作,这本的双女主我更加喜欢,尤其在最后决定为复仇为了生存拿起枪的时候,末日冲突终于显现出来了,看得我有些热血沸腾。
要比第一部《羚羊与秧鸡》引人入胜!当然也是因为故事正在铺展展开,渐入佳境。而且第一部的主角是男性,而第二部主角是女性,阿特伍德更加擅长写女性心理和行为,对女性更加充满了爱。只是女性的遭遇也太悲惨,动不动就是沦为出卖身体之类。想象力比第一部也更甚,园丁们又认真又极端,还有那么多圣人,也是服了。好,赶紧看最后一部。
女性+软科幻
记得当时看完《盲刺客》后抱着巨大的期待去看《羚羊与秧鸡》,结果是满满的失望,多年之后再看它的续作《洪水之年》,依然觉得这个系列对于作家来说,算不得成功之作,题材说陈词滥调恐怕有点过分,不过末世题材也没写出什么新意来,叙事技巧在阿特伍德来的作品排行榜里只能算勉强达到及格线。不过作曲家根据书中的赞美诗谱曲倒是件趣事,亚马逊上可以免费试听。
《羚羊与秧鸡》的另一条线,这一本的结尾把上一本结尾的悬念给接上了,但觉得处理得太轻率潦草了一点,两个彩弹人在前面看起来是那么大的威胁,对阿曼达做出了那么严重的伤害,结果竟然不是直接杀死而是绑起来?结合托比遇到已经奄奄一息的弗兰克依然给他致命一击,这里实在难以理解(或许下一本还有展开?)中间瑞恩回到大院上高中谈恋爱的情节不太喜欢,过于拖沓且对情节没什么帮助,只是和上一部连起来创造了一个瑞恩认识吉米的契机,但所有同龄女性都跟吉米认识甚至谈过恋爱未免过于巧合了。总体来说,阿特伍德在这本里最重要的创造了一个教派,甚至创造了他们的教义、布道、圣人(都是科学环保领域的重要人士),一套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一个对抗现代技术和资本的力量,这个还是很牛的。迫不及待进入下一本。
(读的不是这个版本仅标记)阿特伍德的精彩部分都在最后的四分之一。前面是细致的日常、个人感受,以及“埋线”,到最后把所有线都连起来,那个阅读快感绝绝子!洪水之年因为有羚羊与秧鸡的线,所以更加刺激。阿特伍德这个女人好有魅力啊,先稳稳地讲旧事、讲环境(佩服想象力和格局),然后才来痛痛快快地吊你胃口……阅读体验先抑后扬hhh!这一本是两个不同年龄的女性视角,托比和瑞恩~
托比和瑞恩可以说是女性两个对立面,前者理智而克制(帮助了她成为真正的夏娃),后者像孩子一样天真而感性,在末日之际依然有让人掉眼泪的善良。其实我觉得阿特伍德对吉米的心理刻画并不亚于对女性的,吉米在我看来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融入社会的“弱男”形象,某种程度上我能共鸣,因为传统社会对女性的sterotype就是感性、弱,以及对艺术的感知力比对科学的感知力要强,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吉米的个性。我真的很好奇,Jimmy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让Renn如此恋恋不忘?Glenn从不交朋友,却和Jimmy厮混那么多年。作者对Jimmy一定是肯定的,因为他完全背离了社会对男性的期待…
基本双线并行,还有贯穿的亚当第一每个节日的演讲。情节比第一本丰富且起伏很多,最后又第一本最后交织在一起了。其实很认同上帝的园丁的部分观点,万物皆有灵,人类是时候不那么傲慢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