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文观止译注的封面

古文观止译注

[清]吴楚材,吴调侯 编选

出版时间

2016-04-30

ISBN

978753257861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我们渴望探寻那些跨越时空的经典智慧。本书《古文观止译注》正是一本汇聚了古代中国思想精华的宝库。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更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这些智慧。
作者简介
吴乘权,字楚村,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一生致力于授馆教学,学识渊博,擅长经史。他著有《古文观止》等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古文观止》是他与叔侄吴大职在家乡教授弟子诵读古文的讲义,其叔吴大职字调侯,继承家学,才气横溢,二人共同传承和发扬了古文文化。
推荐理由
《古文观止译注》一书通过详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展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军事、文化、道德和哲学的丰富内涵。每一章节都提炼了古代经典文献的核心思想,对于理解古代中国社会、文化、哲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引导读者思考人性、道德、国家治理等问题。
适合哪些人读
对古代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变迁的研究者
想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读者
以及教师、学生等教育工作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卷一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碚谏宠州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花了3、4周读完,初衷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文化根基,结果也确实是一场漫长旅程。这只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一个切面,或有所感,难以言说。
读完还是明显感受到文风的变化……比如《左传》不愧以文采著称,简约有法;《公羊》明明白白以大义压人;《战国策》部分内容明显就不靠谱,过于浮夸;《太史公书》部分读后感受到太史公的人文色彩,印象深刻;从文风转变来看,就能明白唐宋以后,何以古文作家必提“韩柳欧苏”,相较而言曾巩、王安石的作品纳入较少,不得不说甚为可惜。
古文观止,言过其实,不少名篇,但是诘屈聱牙,晦涩难读者亦有之!惟读者自知!
前4卷+欧阳修
到了战国策,就豁然开朗了。。。。
这个版本不太行!
陪伴我整个初中的书,很喜欢古文,那种中华五千年文化与血液共鸣的感觉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