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修配工的封面

修配工

(美)伯纳德·马拉默德

出版时间

2016-05-31

ISBN

9787532159628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个人的命运往往与时代的洪流紧密相连。雅柯夫,一位出身贫寒的修配工,在逆境中挣扎求生,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探索,也是对时代悲剧的反思。在《修配工》中,我们跟随雅柯夫的脚步,感受着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坚韧。
作者简介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一位美国犹太裔作家,他的作品多描绘底层犹太人的艰辛生活,风格幽默含蓄,色彩鲜明。毕业于纽约城市学院后,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代表作有《魔桶》、《修配工》和《抽屉里的男人》等,其中《修配工》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深受读者喜爱。马拉默德以人道主义视角观察世界,通过犹太人的命运反映现代人的共通命运。
推荐理由
《修配工》通过主人公雅柯夫的苦难经历,深刻描绘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复杂面貌,特别是对犹太人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和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的社会背景、丰富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主题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个体命运的窗口。
适合哪些人读
对俄国历史、犹太人问题、社会阶层矛盾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社会现实的读者
追求人生意义和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偷偷摸摸看小说系列)看书经常会有通感,这本书到后面,越来越强地犹如后黑金属的感受充斥在大脑(Alcest上头),文字本身是简单朴实轻盈的(超级喜欢的文风),却在整整大半本书里详细地诉说着痛苦,一个喜欢读斯宾诺莎、向往思想自由的犹太修配工,身体被禁锢,心灵被折磨,承担了本不属于他的惩罚,这时候,受难的意义是什么呢?斯宾诺莎被逐出犹太教被暗杀是因为他的思想,雅科夫却是因为社会对他的残暴的陷害。谁说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如果不会更好,又该如何活在世上?如书中所说,“一天一天过得很慢,就像个濒于死亡的东西在缓慢地爬行”,太悲观了么?在那种被彻底压迫的状态中,如何保持生存的意志?可能唯一有效方式,就是睁大双眼直视你的敌人吧,把自己活成对方眼中永远的刺。
“在一个病态的国家里,走向健康的每一步都是对那些生活在病态里的人的侮辱。”这本书里关于受苦,是不厌其烦的写实;关于真理和正义的问题,则是无法回避的雄辩。
看到一半忍不住翻到最后看一页几段,我希望也以为雅柯夫最后活着甚至洗清了……我不断地想起卢沟桥事变
用大屠杀来表达自由,表达信用,这是多么可怕专制而又那么难以避免,权利这个东西得一直抱着敬畏之心。这个修配工,不是你就是下一个啊。一直在期待一个结局,但好像是个结局,但却又不是
离四月份第一次见到它已经过了大半年了,终于在今年结束之前把它读完了,对犹太人的迫害真的是取之不尽的题材啊,每日一问人性怎么能恶劣到这种程度。
惨。。
“狗吊死狗”
读完后对犹太人的历史充满了好奇,这个民族好像一直都是多灾多难的,唉。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