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诸神之死的封面

诸神之死

[俄]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梅列日科夫斯基

出版时间

2017-05-31

ISBN

978753173853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长河中,罗马帝国晚期的宗教改革、政治动荡和文化冲突为后世留下了诸多谜团。《诸神之死》以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作者通过对人物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类在面对信仰、权力和命运时的挣扎与抉择。
作者简介
德·梅列日科夫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被誉为西方文学界的璀璨明珠。他的长篇三部曲《基督与反基督》是其文学巅峰之作,深刻揭示了基督教本质和人类历史命运。这部作品集宗教哲学思想之大成,可与欧美任何文学经典媲美。此外,他还独创了“思想小说”这一新的小说体裁,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
推荐理由
《诸神之死》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罗马帝国晚期的宗教、政治和社会冲突,展现了当时人类对美、真理和信仰的执着追求。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入微,对历史事件的描绘真实而细腻,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独特观点,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适合哪些人读
对罗马帝国历史、宗教哲学、文化变迁感兴趣的读者
喜爱历史小说和人物传记的读者
希望了解人类信仰、道德和哲学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悲剧英雄。错失了过去也无法赶赴未来,把人生全部投入在当下为无法实现的理想图景。“我爱如今已经不存在的东西。”
神不存在,神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长评在下
纵然是双厨狂喜也不怎么喜欢这本书。尤里安的事迹明明有人类群星闪耀时式的人性光辉,然而小说强烈的神秘主义象征主义色彩削弱了它,主角的形象宗教意味浓厚而人情味淡薄。小说对群众和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也有点刻意。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盐野七生的平实描述。 又,尤里安死前的遗言真的很感人(应该是史书记载的而非文学创作),最后“加利利人,你终于赢了”一句话满是对命定的无奈与壮志未酬的叹息,颇有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悲壮。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们是与众人格格不入的,是孤独的,现在应该在屈辱中,在默默无言中忍受到底,我们应该把最后一颗火星埋藏在灰烬里,以便让后代能有点燃新的火炬的火种。他们将在我们结束的地方开始。有朝一日,人们将挖掘出埃拉多斯的圣骨、大理石神像的残片,并且将重新为他们而祈祷和恸哭;在坟墓里寻找我们的书腐烂了的残页,并且将像孩子们那样,重新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荷马的古老故事、柏拉图的哲理。到那时,埃拉多斯将会复活——我们也跟它一起复活!”
主人公真是个悲剧人物,无力回天。
大概是一个月前看完的,最近在重温部分内容。 从少时躲藏在寝宫听雨,得助后在部队里登基,以及登帝后对诸多教派予以辩驳的宽容,尤里安一直是以…怎么说?规矩的正派人的身份出现,直到后面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啊我好喜欢攻打波斯占卜时,鸡不肯吃食,他对人说鸡不肯吃就把它扔河里,也许过一会它就想吃了,那种有底气的狂妄),又亲眼见到神庙坍塌,多神教的灭亡由此开始,他的心灵开始动摇,迷惘而焦虑,试图一意孤行来证明自己是不败而无错的…到最后受骗战死,真是个悲剧英雄
4.5
尤利安二世既理想,又可悲,既天真,又果敢
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个一流的政论家,二流的哲学家,三流的文学家。他是索洛维约夫的继承人,是20世纪初最能代表俄罗斯思想的人物。因为青年时接连失去了母亲与挚友,他变得极度恐惧死亡。于是,永恒的地上天国成为了他毕生的追求,乃至于晚年被所有同胞唾弃,被骂作“说外语者”。但他确实是最俄罗斯的,他深切地明白,俄罗斯民族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只是,这个愿景实在太过超越,俄罗斯无力担负。他犹如失去神力的先知,在自己的新西奈山上孤独宣讲着那永立于大地的新耶路撒冷。正如陀氏对他的评价一般:他应该去经历更多的苦难。这样他就会明白,值得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这个不死的新耶路撒冷本身。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