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怪物解剖学的封面

怪物解剖学

[日] 种村季弘

出版时间

2022-01-01

ISBN

9787522505169

评分

★★★★★

标签

3

书籍介绍

暗黑美学名家操刀

盘点历史上各色怪物的制造法

剖析创生、复活与机械文明的谱系

👹内容简介

《怪物解剖学》是一本围绕“创生”展开的欧洲文化研究散论。从泥人哥连、瓶中小人、自动人偶再到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文明……这本随笔集梳理了各类神话传说与宗教典籍中出现的创造者的谱系,解说了从神话时代到现代的创造思想与文化变迁,并且考察了创造的条件和创造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等。

👹编辑推荐

◎20世纪日本人文科学领域“无尽知识迷宫”中的怪人——种村季弘

他曾受三岛由纪夫赏识,是与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齐名的幻想文学旗手,以“稀世的博闻强识”享誉日本文坛,古今东西的异端文 化知识信手拈来。

◎《怪物解剖学》——汇集暗黑怪物们在各类典籍中的蛛丝马迹,追踪神明创生之法的种种真相

本书不仅详细讲解了犹太拉比造哥连、霍恩海姆炼制瓶中小人等耳熟能详的“创生”故事,还一步步剥开这些被造的怪物们如今被商业主义糖衣包裹的既定面貌,还原宗教势力更替与历史变迁等多种因素发挥作用之前,这些怪物的真实含义和本来面目。

另外,本书还首次收录大量宗教与炼金典籍中有关“创生”内容的原文内容:炼金术师帕拉塞尔苏斯(即霍恩海姆)在其著作《自然魔术》中详细列出的制造何蒙库鲁兹的每个步骤,犹太教经典《塔木德》与《创造之书》中关于创造哥连的具体记述,以及1872年在维也纳某位共济会会员付注释的原件摘要中关于瓶中小人的记述(毛姆可能曾在大英图书馆借阅这份摘要)……

◎《怪物解剖学》——梳理历史长河中创造者的谱系,探寻“创造”行为的思想构造

从作为圣女贞德罪状之一的曼德拉草,到13世纪天启博士拉蒙·柳利设计出的只要转动圆盘就能给出答案的“大衍术”装置,再到曾击败拿破仑和富兰克林却被爱伦·坡识破把戏的土耳其行棋傀儡……人类的“创造”从蒙着魔术与神话面纱的蒙昧时代步步向前。

模仿神明造人的人类,为什么会造出怪物?在人工智能与奇点被热烈讨论的当下,跟随种村季弘,抓住“无时间”这条线索,探究从古至今不断进行创生、制造怪物的人类的思想构造。

◎《怪物解剖学》——透过神秘学、炼金术、文学、神学与精神分析等框镜,窥探被造之物的虚幻与真实

从索菲亚神话解说作为《星球大战》世界观基底、贯穿《达芬奇密码》的诺斯底主义;从三个看似荒诞无稽的梦境,分析笛卡尔这位现代哲学创立者的精神世界;从对歌德《浮士德》与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文学分析中,剖析何蒙克鲁兹与水成论、火成论的关系,探究“时间”作为终极反派的意义……

本书着重引用、讲解的著作典籍有:《创造之书》《圣经·诗篇》《约翰旁经》《使徒行传》《妖精之书》《心理学与炼金术》《魔法师》《神秘学和其象征表现的诸问题》《谈谈方法》《人是机器》《逃避女性》《歌德谈话录》《非人之恋》《伊尔的维纳斯像》《法伦的矿山》……

👹名人推荐

……以这方面的人物为素材进行创作,现代日本没有谁能比得过种村氏。

——涩泽龙彦

……如果说涩泽的魅力在于他那甚至可说是到达自恋程度的对于端正的心念,那么种村的魅力就在于他潜在的虚无主义和与高深莫测相去甚远的黑色幽默。

——《日本大百科全書》

书之秘境,亦或魔境。

炼金术、神秘主义、吸血鬼、人造生命、人偶、恶魔、奇人......这些事物阴暗又诡秘,却能吸引我们去一探究竟。种村对古今东西非正统文化和人的批判和论述,全都带有神秘色彩而又引人入胜。

——日本书评人石井评种村季弘

世间存在“正统”,存在被认为是“真实”的事物。通过观察非正统或被认为是虚假的事物,种村揭示了那些看似稳固的正统和真实到底有多么微妙、危险和充满欺骗性。他描绘了人们被正统和真实摆布的可笑和悲伤。

他带着一种 "但真的是这样吗?"的警惕感来看待那些宏伟、辉煌和看似正确的事物。

——音乐评论家、日本庆应大学副教授许光俊

碎片化、分析性的讨论对于那些寻求丰富灵感的人来说,是一种衰弱的毒药。我沉浸在一种近乎魔幻的博捜广览中,很长时间以来,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满足感,仿佛得到了充足的创作营养。

——日本芥川奖得主、《日蚀》作者平野启一郎

目录
哥连的秘密 …………………………………………………………………………………001
怪物的制造法 ………………………………………………………………………………025
魔术师西门 …………………………………………………………………………………051
瓶中精灵 ……………………………………………………………………………………075
少女人偶弗朗辛 ……………………………………………………………………………09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着比《德古拉事典》舒服很多,语句里的逻辑是能理清了,偶尔有几处译名和通行译法不一致,但是也能分辨出来说的是什么。如果要用“说人话”来总结种村在这本书里讲了什么,大概就是“从哥雷姆到机器人,人造生灵都是一种反自然、追求非时间性或者说永恒性的尝试。”这种洋洋洒洒的文风和神秘主义的内容我是很喜欢的。对霍夫曼、歌德等人作品的解读特别好玩,抛开那套有的没的社会人生的解读框架还能有这样一个瑰丽而又徒劳的意符世界可以安放现代人疲倦的灵魂,整挺好。倒是不由得想起哈罗德布鲁姆来了,想来那个老头子八成也是研究了不少卡巴拉的东西,所以谈起永恒性与生命还有焦虑来头头是道的一副文学先知的派头。果然文学研究到深处就会变成玄学,这样某些无处安放的激情与痛苦才能找到出口。
值得再看多遍的好书。作者的知识量之广泛令人惊叹,以人造怪物为切入点展开,绵长地叙述议论是对人类思想发展的浓缩与评议。日后想必会是时看时新。 以上。
就能看明白的部分讲,似乎可以抽取出一组二元对立,“神的造物-自然的-历史性/必死性-生殖的” vs “人的造物-畸形的/怪物-非历史性/无时间性-无性的”。即使是人的造物,也经历着从前现代到工业生产时代的堕落,而变成机器的工人,终于与人造物平齐了。(几处专名译法微瑕,比较奇怪的是出注的选择,「此处省略13字」)
同样是讲黑暗美学,涩泽龙彦给人的感觉是:亲切而又博学,喜欢神秘文化的贵公子。文本研究偏重自然造物;种村季弘给人的感觉是:严肃而又硬核,幻想文学相关从业人员。文本研究偏重人造物。在本书中,“怪物”是指泥人哥连、瓶中妖精、自动人偶、机器人等人造物。“解剖学”是指人造怪物在各类神话传说与宗教典籍中的创造者的谱系研究。所谓天马行空,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幻想,它需以文明为容器,宗教或魔法为基石,从而使想法形成并能与人分享。
这本《怪物解剖学》,不过是他中世纪暗黑学系列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初版成书于1974年,由13篇随笔组成。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奇奇怪怪的念头和想法,通过认真细致的考证,以及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集结成了一篇又一篇充满奇幻色彩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不同于天马行空的小说,它们是严谨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读来仍有其独特的魅力。
各类神话传说与宗教典籍中出现的创造者的谱系,解说了从神话时代到现代的创造思想与文化变迁,并且考察了创造的条件和创造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等。
可能是看过的最最“妖”的随笔集了,黑暗诡异又绮丽冶艳的封面版画与内容相得益彰,偏爱神秘诡怪阅读口味的读者不要走开,哥连泥人、普罗米修斯造人、古埃及祭司们的预言雕像,人偶的“发展”与机械的先导/副产品,皮格马利翁与分身到双重人格,爱伦坡、王尔德乃至《洛丽塔》的创作亦被影响....读来深感内容其实超越随笔,完全是相对浅显易读的学术作品,不仅形成发展脉络融会贯通,还让读者看到这些“怪物”的演化过程、渊源和背后的文化现象、社会心理和文化内涵的分析解读等等,实乃名副其实的双重含义的怪物的“解剖学”,从中跨越神话语言学精神分析等许多学科界限,颇有些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有趣味有启迪,“据说毛姆有一段时间和黑魔法师克劳利十分要好”——一时恍惚都不知道该信还是不信哈哈
造物主的造物之造物,谓之怪物。《尤里卡》连载的集子,部分文章与他老其他文集有所重合(比如曼德拉草一篇在黑炼金术中也有),以及,你们种村老师果然还是在日耳曼系的研究中更显得心应手。
在关于世界的真相问题上,诚实的回答者,反而是那些恶魔般的存在。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