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自我超越的封面

自我超越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

出版时间

2023-01-31

ISBN

9787521749908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迷失于物质追求与社会角色的界定,忘记了内心深处那个渴望成长、追求卓越的自己。《自我超越》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通向内在和谐与个人成就的道路。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揭示了马斯洛理论的精髓,还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见解,引导我们反思生活中的满足与匮乏,探索爱、目标与探索的真谛。它鼓励我们超越自我实现,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从而在事业、家庭和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与平衡。
作者简介
斯科特·巴里·考夫曼,积极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专家,拥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硕士和耶鲁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哥大、宾大及纽大等地任教,为《科学美国人》"美丽心灵"栏目供稿,主持下载超2000万的心理学播客。文章常见于《大西洋月刊》与《哈佛商业评论》,作品如《绝非天赋》和《Wired to Create》。2015年,《商业内幕》赞誉其为重塑世界认知的50大科学家之一。
推荐理由
《自我超越》一书深入剖析了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强调人的内在需求与成长过程的相互作用。它不仅纠正了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传统误解,还提出了新的模型,帮助读者理解人性深层次的需求和个体潜能的开发。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以及任何希望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读物。通过阅读《自我超越》,你可以深化对人类动机的理解,提升个人成长意识,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
适合哪些人读
对心理学和个体成长感兴趣的读者
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寻求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的人群
渴望理解并提升自我价值的个人成长者
希望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实现和谐与高效沟通的专业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导言:新需求层次理论
第一部分 保障
第一章 安全
第二章 情感联结
第三章 自尊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许多人都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很熟悉,在该理论的描述中,自我实现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你有可能在大学的心理学导论课程中了解过该理论,也可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对该理论的图解。 正如心理学教科书中呈现的那样,人受不断上升的不同层次的需要驱动: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然后我们才能充分地实现自我,成为我们有能力成为的样子。 一些当代学者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阐释为一种个体主义或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1 可是,如果你深入研究了马斯洛那些已发表和未发表的作品,得出的结论则全然不同。1966 年,在一篇题为《自我实现理论批判》的未发表文章中,马斯洛写道:“必须说明的是,只追求自我实现还不够。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个人救赎及对个人有益的方面……在谈论
内容详实的一本著作,自我实现之上的人类需要层次,这次比较完整了,终于可以跟宗教、哲学达到一个统一的高度了,马斯洛泉下有知可以开心了,这么多年被人误读的正名~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锋人物,马斯洛常常被提及却很少被理解。斯科特·巴里·考夫曼在这本书中要改变的正是这一点。他以马斯洛自身的理论修订为依据来恢复马斯洛经典金字塔层级的原貌,并用当代科学来更新自我实现理论,做出了一流的研究成果。” ——亚当·格兰特,《纽约时报》畅销书《离经叛道》及《舍与得》的作者,“工作人生”播客主持人
“正义、美、意义性、健全性,诸如此类的自我实现与超越性价值观念为更为美好的未来提供了一幅蓝图。这本书写得很好,不仅抓住了马斯洛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将富有启迪的精神融汇其中,可谓是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进步。” ——阿隆•贝克,医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荣休教授
等了很久终于有人把“自我超越”层次给名正言顺地著书立说了!马斯洛本人就提出了这个层次,可惜没有最后完成。后世很少有学者能看到这个层次,更别说那些管理学的人们更是把“自我实现”奉为精致利己主义的最高目标,醒醒吧!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可以超越自我的限制,能够看到更大的意义,不是吗?希望以后的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及管理者们,也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见识,扩展一下自己的胸怀和抱负,这可能才是未来的希望。
Z-Libra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