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场景的封面

场景

【加】丹尼尔•亚伦•西尔

出版时间

2019-01-01

ISBN

9787520136181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城市不仅仅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更是塑造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交网络的重要场所。然而,我们常常忽视场所品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场所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提出了如何通过提升场所品质来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见解。
作者简介
丹尼尔·亚伦·西尔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专注于社会理论、城市和文化政策。他是场景项目和城市基因项目的核心参与者,合著有《城市文化政策的政治学》。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拥有丰富学术背景,曾在多个知名大学任教。他出版了40多部专著,如《金钱城市》和《作为娱乐机器的城市》,并参与多个重要机构项目,自2004年起专注于场景研究。
推荐理由
《场所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场所品质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场所品质如何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以及社区凝聚力等方面。书中不仅引入了场景理论这一新的视角,还结合了多种案例,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场所品质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本书对于城市规划者、社会学家、文化研究者以及任何对城市文化和社区生活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城市规划和设计感兴趣的读者
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
社区活动策划者和管理者
对日常生活环境与个人幸福感关系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以及所有希望了解如何通过改善场所品质来提升社区生活质量的个人。
书籍脑图
目录
1 设置场景
2 场景理论
3 城市“闲逛者”:如何测量场景
4 回归土地,归因场景:场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5 家,场景中的家:场景如何塑造居住模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以为跟互联网场景有关,却大都关于社会学的。空间社会学的案例在内地似乎越来越多,因为随着贫富差距拉大,服务于两者的空间地理之差异就凸显出来了,富玩表,穷玩机,腿玩年,城会玩,是网络表达上的差距,而别墅、小区与地下室就是实打实的生存空间品质问题了,作者所突出的那套测量学,用在西方可以,若以它为辅助工具用在内陆,十有八九通不过九曲十八弯的体系审批。
工作用书
今天才发现原来场景理论是否可以被解释为基于布尔迪厄的“品味共同体”概念的对于象征经济的解释性工具?
不是我想象的那种书。从消费和文化角度研究城市空间,试图将此前的空间理论整合,并提出可以评估的模型,但是力有不逮。
作者认为公共场景所蕴含的地方文化风格或美学特征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极强,称其为“是其经济财富的重要决定力量”。作者通过城市黄页和人口普查数据,抽取大城市的舒适物设施(如公共设施和自然环境),赋予其15个特征并进行评分,用此评分与城市经济(区域租金、年轻人比例、高科技专利、收入水平、高学历人才比例、岗位变化)相关联,解释场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回归结果是OK的,但作者淡化了因果关系,歌剧院、商场、书店门类和门类下的不同格调,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差别化体验,后续的消费欲望也不同。总而言之吧,如马克思所言,生产不仅是在生产实物,生产本身也是应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组织来考察,场景除了提供消费活动本身之外,也是一种消费的组织形态,应被重视和被研究。
理论的东西有点多…
工具书 感觉逻辑和翻译不是非常舒适
翻译比较难读懂 但是场景理论是深刻的、迷人的
如何跨界,如何整合“附近”资源打造更多“舒适物”?如何看待流动中的人的社会关系?在地的真实性与重要性在不同社区中如何体现?复杂场景中,如何利用参与中的“人”作为“有机”个体彼此吸引?引人入胜闪闪发光的“场景”的关键要素又该如何提取?以及,如何将设计导入公共服务?还蛮有指导意义的一本书,对于社区营造的认识打开了很多。#202201
读起来有点艰涩和啰嗦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