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的封面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

王金玲

出版时间

2018-03-31

ISBN

9787520123341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在世界的角落里,有一群勇敢而沉默的女性,她们的故事往往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将这些隐藏在阴影中的声音带到聚光灯下,让我们有机会聆听她们的心声,理解她们的生活抉择。这本书不仅是一个个曲折命运的见证,更是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呼唤。跟随这些女性的脚步,我们一同探索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感受她们在挑战中找寻自我和幸福的力量。
作者简介
王金玲是中国社科学会的副会长,同时也是中国妇女研究会和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她是浙江省妇女研究会的副会长以及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她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底层社会的问题。她提出的一些政策建议,如建立妇女生育基金、将“打拐”转型为“反拐”、推广社会—心理—医学新模式的服务等,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有些已经被政府采纳为国家政策。她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被评为浙江省委宣传部的“五个一批”人才(第一批),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8年)以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8年)。她领导的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而由她负责的浙江省妇女与家庭研究中心也被全国妇联定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第一批),并且成为了美国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协会的国际团体会员。
推荐理由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一书以深刻而真实的方式,揭示了云南和广西籍女性在被拐卖后流入华东五省的生活经历。这些访谈记录不仅提供了对人口贩卖现象的深入洞察,还展现了受害者们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适应能力。对于那些关注社会问题、性别研究、人类学以及中国农村变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份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它以个体故事揭示了社会结构和政策影响下的复杂现实。
适合哪些人读
对社会学、性别研究感兴趣的人士
关注中国农村变迁及人口流动现象的研究者
希望了解并探讨人权问题的读者
寻求理解和同情跨文化经历的旅行者或文化交流爱好者。
书籍脑图
目录
CLR访谈记录
DSH访谈记录
E访谈记录
FGY访谈记录
FLF访谈记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本书很好很好,能澄清很多浮于表面的说法,比如物质条件,生活的根本属性,家庭关系,独立的问题,情感问题,婚姻的深刻内涵,贫穷和传统和落后和两性关系的关联等等,远比老生常谈清晰有力。 韦特塔罗:圣杯男仆
我只感觉到痛苦
“问:你有没有什么要问我们的? 答:没有。”
读罢五味杂陈。
从流入地视角切入被拐卖婚迁妇女生活的调查,不觉得问题拟得不好: -“回过一次家,但是婆婆和丈夫不让把孩子带走,我想孩子,所以又回来了。” -“你在这里十几年了,还是觉得人生地不熟的?有这个感觉吗?” -“你还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吗?”“俺不会说呀!” 请注意日常平淡语言里的缝隙。
简单的对话,里面访谈对象的原生家庭有好一点点的但更多是差的,穷在那个年代是不可避免的,以至于教育也缺乏,让这些女性没有更多选择机会。被拐卖欺骗嫁出去后也无力改变现状。希望今天的女性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能更独立自由向上,而不是期待别人的拯救。
很难得看到一个对特定女性群体的研究。她们都接受了被拐卖的现实,“满意又怎么样,不满意又怎么样。”她们被拐卖后的生活如同开盲盒一般,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买主的脾性和经济条件。对话鲜有触目惊心,但对话之下却细思恐极。
1.连哄带骗的拐卖,温水煮青蛙 2.读前面觉得没有想象中惨,读到中间发现大概是麻木 3.提问者共情能力真一般 4.你有什么要问我们的?没有。 (排队核酸时看的,看到两百五十几页没看下去,看过去的内容感觉大同小异,直接跳到最后了
不judge当然是好的,可这样也会有问题,没有力度,没有结论,一切好像都很自然,看不出来是拐卖了
很多信息隐藏在细节里。没有全读完,读到的几篇都是相似的麻木与认命。虽说最终能改变这些底层女性的只有教育,但社会是否为她们创造了足够呼吸的环境? 今天的农村,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拐卖、彩礼、换亲屡见不鲜。极度贫困与保守下,女性没有选择权,逃脱不了既有束缚,她们被随意配给一个致力于把家族基因传承下去的男人,草草度过一生,不曾知道世间还有其他幸福。这千百年积累下的绝望与悲哀,有千钧之重,我们的民族是否承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