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的封面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

黄庭康

出版时间

2017-11-30

ISBN

9787520115599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成为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但教育不平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本书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教育领域的种种问题,揭示了教育制度、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对教育公平的阻碍。通过深入剖析教育现象,本书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黄庭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教育政策博士,现任职于中国台湾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他在学术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专注于教育政策研究。黄庭康博士致力于推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中台两地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理由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涵盖了从理论框架到具体案例的全面分析。本书通过九个章节,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教育与社会再生产、文化资本、阶级关系、权力关系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批判性思考素材。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社会学理论,结合具体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有助于读者理解教育现象背后的社会机制。
适合哪些人读
对教育社会学、批判理论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
关注教育公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社会工作者
致力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以及所有希望深入了解教育现象背后的社会机制和权力关系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序/1
第一讲 符应理论与批判教育社会学的起源/1
第二讲 矛盾的再生产与再生产的矛盾/27
第三讲 符号暴力、文化资本与阶级再生产/48
第四讲 课程符码、阶级与社会控制/7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学校可以透过表面看似公平的方法把下一代分配到不同的分工及层级位置,让不平等的阶级社会得以合理化。 让太多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熏陶只会带来麻烦。 虽然教育改革无法完全化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危机,但至少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及不满从经济转移到教育政策及学校。 因为在资本主义美国,学校的任务是再生产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妄想用只改变教育、不改变经济体制的手法促成社会平等实属天方夜谭。 国家统治者以市场化方式将关乎教育的决定推给个人,要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投资”负责,避免教育危机进一步影响国家的合法性。 以美学为中心的教育会使人混淆符号与行动,误以为自己具备崇高的品格。许多读书人学会了吟诵杜甫的诗后就以为自己真的具有爱国情操、忧国忧民;沉溺在陶渊明的世界,就自欺欺人地自以为清高、淡泊名利。
入门极佳
应该早点读这本的
M
让我“意识到”了很多以前模模糊糊的东西,适合我这样只是想知道点故事梗概的门外汉读 定价69,略贵啊
教育社会学经典导读。布迪厄的段位最高。
本来想摘点在sop里的,failed
条理清晰 功底深厚 角度开阔
这本书的内容如果分散来看是真的很好,但我不明白这本书的框架,是真的混乱,只能五星减一星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