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战争的余烬的封面

战争的余烬

[美]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出版时间

2017-10-30

ISBN

978752010312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冷战时期,越南战争成为国际政治和军事博弈的焦点。这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战争的全貌,让我们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性。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是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劳伦斯·D.贝尔弗教授,兼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历史系教职。他拥有丰富著作,作品《外交》曾获普利策奖。罗格瓦尔出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曾是美国对外关系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及多个学术机构成员。他的文章常发表于知名媒体,现居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推荐理由
《Embers of War:The Fall of an Empire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s Vietnam》详细记录了越南帝国的衰落以及美国越南战争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战争对越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美越双方在战争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本书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越南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复杂过程,对理解越南战争及其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适合哪些人读
对越南战争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对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感兴趣的读者
历史爱好者
军事爱好者
对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序幕一个在巴黎的越南人
第一部分 解放,1940~1945年
第一章 “帝国与我们同在!”
第二章 反帝国主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本关于越南战争的优秀通俗性史学著作,详细讲述了法国在越南的统治秩序从二战开始之时的崩溃,一直到美国正式接替法国,介入越南战局的二十年历史。出色的材料编织与叙事能力,让作者得以将种种严谨的历史资料考证,完全不动声色地融汇在深邃优美的叙述性文字当中,可读性很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流畅的阅读体验,并没有建立在牺牲本书的学术性与严谨性的基础之上。相反,本书对于战争内外越南、中国、苏联、法国、美国等国家之间的角斗与博弈,梳理得细致、清楚。尽管本书仅仅写到1959年为止,但透过作者的全面分析,读者已经可以对美国即将深陷越战泥潭,并最终无法逆转越南局势的后续历史,产生清晰的判断。
一个民族(越南)的命运,与自我的奋斗和历史的进程的关系。
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国并非出自偶然,大国间的斗争缺乏正义性
开始的开始,是法国人拉着英国人不愿意放弃殖民帝国的梦想,忽悠美国,拼命也要守住在东南亚最后的荣光,罗斯福对殖民主义的厌恶成为亚洲民族主义的期盼,收获无上的崇拜。 后来的后来,是法国人希望和谈,收回兵力集中精力于欧洲防务,美国为了不让苏联染指东南亚,拼命拉着不让法国退出,慷慨出钱出力,也要坚守住冷战在亚洲的势力。 历史的变迁就是这样有趣。
详实精彩的著作。胡受美法社会的影响多于马主义,更像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一生却在与美法交战。真是不胜唏嘘。
如果罗斯福多活一年或许部分历史会改写,但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最终不过是让美帝晚一些陷进这场战争而已吧
怪我自己,没看到书的小标题,读完才发现写到1959年就结束了,津津有味读到最后发现自己最期待的战争部分都没讲到...
好读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之19年11月2日购于某东)关于越南战争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有关其中一方是如何一步步滑向深渊的前传却凤毛麟角。作者的视角和文笔均堪称老道,让我们可以厘清“这些大人物,都打着小算盘”的来龙去脉。
历史就是不断的重复。美国和法国的梦不同,但是走的路却一样。只能说路径依赖的惯性太可怕了,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