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在梁庄的封面

中国在梁庄

梁鸿

出版时间

2016-11-01

ISBN

9787516809778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乡村生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在梁庄》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作者简介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专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是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代表作有《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等,学术著作包括《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等。曾获多项文学奖项,是当代文学界的知名学者。
推荐理由
《中国在梁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乡村的变迁,从历史、政治、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展现了乡村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作者梁鸿通过对故乡梁庄的回忆与思考,记录了乡村政治、教育、文化等问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等社会问题。
适合哪些人读
对乡村生活、农村社会问题、文化传承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社会学者
希望了解中国乡村变迁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作为一本纪实文学过度的渲染抒情虽不可取,但文中的故事总会让我想起儿时的乡村
算是被嘉嘉间接安利了,感受相差无几。梁庄是中国乡村的缩影。 “洞察描述个体悲欢,重在呈现而非论说,准确性与情感作用、个人思索与公众历史、社会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嗯,很喜欢。 ps~后记里头面对故乡的“先验风景”打动到我了。
【微信读书】作者通过自己的访谈与交流还原了一个乡村的生活,抛去大量的主观情绪倾注还是展现了一些乡村图景。在我读过的有限的关注基层的著作里,偏学术的《乡土中国》和《送法下乡》能让人体会到知识分子的良心,偏文艺的《一个人的村庄》能让人产生对乡愁的共鸣。但这本杂糅了文艺和试图回答问题的《中国在梁庄》却只让我体会到了知识分子矫揉造作的“良心”,仿佛一个人上人怀着悲悯和轻微的鄙夷在高高在上地俯视这自己口口声声感念着的“乡土”。全书最有意思的居然是跟县委书记的交流。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有一种本质性的匮乏,即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都在一种扭曲中试图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感情。一旦牺牲不彻底,或中途改变,冲突与裂痕就会产生。在日常生活状态中,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成么、孤独,好似处于一种愚昧的原始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这种痛苦没有体会,只是,每个人都被看不见的绳索捆绑着,无法述说。一旦矛盾爆发,往往极具伤害性。他们不表达,不但对外人,对儿女更不表达。这一切,是属于地层之下的,被深深埋藏起来,连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乡村的生命,其韧性之大,是与生物界的生物相等齐的。
连篇累牍的中学水平的叙述我也忍了,但到了“王家少年”这章,终于弃了。作者对一个冷血凶手的滥情和圣母心读之令人不适且毫无意义。
想起了我的家乡,我的亲人
作者在附录里,自己也承认本书从中立角度记录纪实是失败的。后面出《梁庄十年》里可以看出,作者完全改变了写作理由和方向,文风也大变。总体来说,附录里,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反思,包括作者想要表达的女性主义是值得赞赏的
方言的大量呈现,往往是附录/后记写的比前面好是咋回事…梁庄确实是一种更普遍的乡村状态,作为理解乡村的另一种材料,可以说和正在接触的贾家庄达成对照。
中国在梁庄,每一个农村都是梁庄,而每一个农民都坚韧顽强,活下去就是一种对抗。从镇上搬到县城,十年之久,如果算读书时代,离开老家也有15年,曾经几乎每周都回去看看,因为奶奶还在,我能理解那种母亲在哪儿,家就在哪儿的感受。因为疫情,又搬回老家住了半年,看着她的衰败,也看着小镇的荒凉和不伦不类的改建,但是依旧释放着顽强的生命力。
糟糕的书。作者大约也没有学一学做田野或者访谈相关的方法论就凭着一腔热情开始她这项工作了吧,看完序我就感觉不对劲了,什么先验的知识,什么抛弃或左或右的立场,什么解码……研究文艺思潮的学者到底还是有这么一套话语,不过拿这套话语来体悟乡村并不适用。作者似乎在刻意回避凝视乡村,但她的每个字都还是在凝视乡村。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