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文明的冲突的封面

文明的冲突

[美]塞缪尔·亨廷顿

出版时间

2017-10-01

ISBN

9787516636619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当今世界,文明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冲突和合作并存。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对于预测未来国际格局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明的冲突》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明间的互动和冲突,以及如何促进文明间的和谐共存。
作者简介
塞缪尔·亨廷顿是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他曾担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并参与创办《外交政策》杂志,是该杂志两主编之一。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亨廷顿以其丰富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享有盛誉。
推荐理由
《文明的冲突》一书深入探讨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文明互动和冲突,通过对不同文明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文明间的复杂关系和未来走向。本书结合历史与现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文明冲突的视角,对于关注国际关系、政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参考价值的著作。
适合哪些人读
对国际关系、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感兴趣的读者
对全球政治格局和文明冲突现象感兴趣的公众
希望了解不同文明之间互动与冲突的读者
以及致力于推动文明间对话与合作的各界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时代
引论:旗帜与文化认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超级棒!!!强推
【书里很多预言都一一实现了。大部分观点现在回头看都很有前瞻性】
2020年末尾读到这本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身后留下的巨大车辙昭示着这三十年前的论断依然是准确而有效的。西方文明进入下降通道,普世价值在疫情冲击之下失去信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儒家文化崛起,穆斯林社会持续纷争而缺少主心骨,世界的均势在急剧变化。其中最令人害怕的洞见,即美国盎撒白人的人口比例萎缩、有色人种大幅增加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巨大撕裂,正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国度以及全世界。没什么资格为本书做评价,认真学习之。
启发甚多,特朗普,BLM, ASIA hate.... 后面的李慎之的文章一定要看
一本二十多年前的书用来反观目前内外局势,以及现在的一些倾向举措,居然非常契合。文化的冲突,认同感的差异,内部矛盾的外部转移,人类有时候真是冥顽不灵。 看的磕磕巴巴,看这类书真的缺少完整的时间,零碎的时间不利于思考和阅读。 粗略感觉是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前瞻性,有些观点不一定赞成,却不能否认,而时间是庄家。战争与和平,混乱与统一,各有各的立场,看得出作者力图摆脱个人立场,努力中立个人立场,但“我”终究不仅仅是“我”,“我”的存在本就是时代环境等种种所产生,如影随形。就像作为读者,力图客观以待,但有时也不小心就会开启嘲讽,带入情绪,做不成完全的客观公正的看客。
二十多年前的判断现在看来真是准确
亨廷頓的想法很危險,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原始的世界觀,在這種世界觀中,人們本質上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因此,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你在這種情況下談論文明和文化,將其作為人類本性的一個固有部分和戰爭的原因,你就會走向一個死衚衕。 首先,它將文明定義為一個包羅萬象的單一概念,忽略了一種文化內部的所有互動和多樣性。 其次,把它們從更廣泛和更複雜的社會政治背景中剝離出來,並簡化。企圖用嫉妒或種族仇恨來解釋衝突,這是一種沙文主義和愚蠢的方式。 關於衝突,更多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權力和壓迫,經濟原因,如土地、剝削或資源。從來沒有那麼多關於意識形態或種族仇恨。如果有,往往與殖民時期權力結構被扭曲,有利於一個群體壓迫另一個群體的方式有很大關係。 亨廷頓實際是在號召西方,要求聯合起來,共同應對脫離西方冷戰後的新世界。
文明断层线已然成为新世纪国际冲突的一大来源,其中包含了宗教、民族与种族的冲突与对立,而和平则是需要各方努力才能达到的暂时性成果。不可谓亨氏语言之不悲观,但也不可谓之毫无道理。当西方势力渐弱而其他文明逐步崛起,谁说这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呢?
解构主义还是无法言说实际的冲突
真的太水了,比《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差了十个《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