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崩塌的世界的封面

崩塌的世界

(美) 梅尔

出版时间

2017-05-01

ISBN

978751663201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场战争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深刻地改变世界。这场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重塑。通过阅读《崩塌的世界》,我们能够穿越历史的迷雾,近距离地感受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意义。
作者简介
梅尔(G. .J. Meyer)是一位资深的职业作家,他的作品广泛刊登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等知名美国媒体。自少年时期起,他就对一战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去研究。通过阅读大量书籍,他发现每本书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遗憾。为此,梅尔花费几十年时间搜集一战相关信息和故事,最终创作出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
推荐理由
《崩塌的世界》一书以详实的史实和生动的叙述,全景式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貌,从战争的起因、过程到结果,深入剖析了这场战争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作者通过对众多历史人物的刻画,展现了战争中的英勇与残酷、希望与绝望,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历史,珍惜和平。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读者
关注世界格局变迁的读者
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鉴的个人。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1914年7月——坠入深渊
第二部分 1914年8月—9月——奔向僵局
第三部分 1915年——零和博弈
第四部分 1916年——失血而亡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虽然第二次读,内容几本上记不起来了。感觉依旧没有摆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愚不可及”,“乏善可陈”的印象。再读发现是这本书留给我的。 再读一遍发现其实对一战入门者来说也并不算太友好,虽然时间和事件脉络陈述清晰,有些细节方面不是很清楚,有些细节又感觉相当细致。体贴之初是大多数章节后面附带的背景资料,还有作者辛辣讽刺的笔法,一战中的风云人物们,没有逃脱这位作者之口的少之又少……
法国为了摆脱乳法的最后一次努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本书之前的版本叫“一战秘史”,现在这个译名看起来舒服得多。这本书非常清晰地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进程,各方的决策、战略和分歧都说的很清楚,每一章后面的背景介绍也很恰当与生动。作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比如美国愿意调解战争,但交战国希望能够赢得足够的战果弥补巨大的损失,“这场战争变得不仅有能力自我延长,还有能力自我辩解。”这本书应该是一战史入门最好的书。然而,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战争本身,战争是如何进行的,各方的战略与战术有什么差异,等等,而这恰好是我不感兴趣的主题,所以读这本书有些累。
“请告诉我,"他问第一个走近他的人,“大战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大战还没有结束,”那人说,“几百万人被杀。欧洲疯了。世界疯了。”
非常精彩的一战史入门作品。老版本叫《一战秘史》,还好这个版本把标题改了,不然真不会去碰。 本书的结构比较传统,第一部分开战原因,然后一年一个部分。每个部分下的篇幅分割很舒适,章节重点一目了然。在每个章节结束后,插入相关背景叙述,既不打断行文,又能够把前因后果讲清楚,非常赞。 内容主要集中在欧洲的陆战,尤其是西线堑壕战的发展变化说的非常清楚。而日德兰海战一笔带过,有点可惜了。 作者立场还算客观,相当重视大背景下的偶然因素,这个可能涉及作者的史观,不做评论。 作者似乎很喜欢写一些假设性语句,但这实际上是上帝视角加事后诸葛亮。战场迷雾现象导致前线指挥官不可能知道真实局面到底如何。把一种行为坚持到底,也许可以获得胜利,但也可能沦为作者笔下一意孤行的“攻势邪教”。 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看谁犯的错更少。
书是好书,翻译太差
线索明晰,引人入胜,背景资料设计得也恰到好处!本来只是要把此书当做阅读哈特“一战史”的辅助,进行对比参阅的。但是临时改变了计划,先集中时间精力一口气把它读完!开卷有益,收获满满!顺便说一句:在翻译校对方面,本书存在着不少低级讹误!真是不应该!!!
8分,详细的一战史,战争细节完备,就是读着有点累。读之前乌克兰的事刚发生,很应景。
可能个人喜好问题,觉得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私货太多,有些琐碎
好看极了,可以说是最好看的一战史。写作也极具弹性,能在人物与局势之间灵活转移,取得平衡。从同盟国视角出发也增加了可读性,可谓是眼见它起高楼,到眼见他楼塌了。今天看过去,一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德国也很可能存在各种取胜的机会,英法俄相对来说存在大量失误,德国也失误,但德国的失误相对比较少。但其实这都是空中视角,一战作为古典战争向现代战争转化,很多时候信息并不充分,侦查与情报都非常欠缺,完全是瞎子打仗硬碰硬。从历史大趋势来说,一战又不可避免,似乎只有大规模战争才能打破原本的阶层、性别之固定结构,而这就是现代化的沉重代价。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