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的封面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美] 阿扎尔·纳菲西

出版时间

2015-08-01

ISBN

978751356118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阅读《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的过程中,读者将跟随作者穿梭于伊朗的社会现实和文学世界,体验一场关于爱情、道德、文化和个人成长的深刻之旅。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阅读和讨论《洛丽塔》,揭示了伊朗女性的困境与抗争,以及她们在困境中寻找自由和自我表达的努力。
作者简介
阿扎尔·纳菲西是一位伊朗裔美国作家和学者,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客座教授。她曾在伊朗多所大学教授西方文学,因拒戴头巾被逐出德黑兰大学。她的著作《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使其名声大噪,并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她的文章常发表于《纽约时报》等知名媒体,著作包括《我所缄默的事》等。蒙特霍里约克学院等多所高校授予她荣誉博士学位。
推荐理由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这本书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深刻的反思,将文学阅读与个人经历、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伊朗女性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作者不仅带领读者解读了纳博科夫的经典作品《洛丽塔》,还透过作品探讨了伊朗的文化、政治和性别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伊朗社会和文学。
适合哪些人读
对伊朗文化、女性议题、文学评论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解读
关注性别平等和社会正义的读者
对个人成长和心灵探索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洛丽塔
盖茨比
詹姆斯
奥斯汀
后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這本書令人厭惡的有三點。一,對納博科夫的符號化、濫用與消費;二,作者泛濫的自憐與自戀;三,作者的文筆真的極平庸。
以文学鉴赏来切入伊朗社会(or vice versa),以非常有趣的视角探讨了很多问题,举重若轻。但是很明显的一个缺点在于许多记叙过于私人、过于碎片化了。
书中所描写的往昔伊朗对照当代中国,正常读者都会有不少共鸣。不过满纸泛溢着作者细屑一般的情绪,太琐碎了。支撑我读下去的动力是对中东地区的持续兴趣,作者笔下不时冒出的对纳博科夫菲茨杰拉德等人作品的动人情感以及封面好看的小姑娘。
很久没有连续看一个人的两部作品,期待她的第三本书。
没什么意思。杂乱琐碎的想法,作者神经质的紧张,没啥特别之处的思考以及让我感觉恶心的“我的魔术师”
嗯……
快速浏览,忽略了亨利詹姆斯的部分。这本书我看不下去,一是大段描写我不喜欢,二是我觉得读不通顺,不知道作者问题还是翻译问题
后1/2没有好好读 实在有点累 怎么说呢 在庆幸自己目前还没有在危险状态下读书和想要感受这种刺激之间摇摆 表面上我们是顺从的绵羊 心里是怎样狠狠推翻一切 这种感觉想想是很酷的(但是最好还是不要经历的好
像一部电影
在成都的一家破落小书店买到的书,很幸运能遇到她。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