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茶叶大盗的封面

茶叶大盗

[美] 萨拉·罗斯

出版时间

2015-10-01

ISBN

978750977918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茶叶大盗》中,我们跟随福钧的脚步,穿越时空,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世界,让我们体验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及个人梦想与历史洪流之间的张力。
作者简介
萨拉·罗斯,一位居住在纽约的作家,出生于芝加哥。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并获得了美国纽约文学基金会的资助。她的处女作《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叶》揭示了英国如何窃取全球最爱的饮品——茶,并改变了历史。该作品由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现福州工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孟驰翻译。
推荐理由
《茶叶大盗》以生动的历史叙述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19世纪中叶英国与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起,以及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在其中的关键角色。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段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更深刻地揭示了茶叶如何成为全球饮品,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全球化、文化交融以及科学与商业之间的复杂关系。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文化、商业或植物学感兴趣的读者
喜欢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家
对全球化、文化交融和贸易发展有深刻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19世纪中英关系及茶叶贸易历史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序言
1、1845年,中国,闽江
2、1848年1月12日,伦敦市,东印度公司
3、1848年5月7日,切尔西药用植物园
4、1848年9月,从上海到杭州途中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孟驰
作为饮茶者,一直对红茶为何能在英国取代咖啡成为首选、大吉岭和阿萨姆为何能与祁门齐名等不解,本书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解惑。作者在当事人回忆录的基础上,用接近小说的笔法,讲述了19世纪英国园艺学家福钧以东印度公司雇员身份远渡重洋,苦心孤诣,秘密盗取中国茶种和制茶工艺的故事。福钧多次来华,但盗茶主要是两次分别从杭州和黄山休宁,从武夷到上海,经加尔各答将上等绿茶和红茶茶种运往喜马拉雅山下,通过改善沃德箱的运输条件,改良大吉岭和阿萨姆的茶种口感和质量,从而改变了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因为揭开了中国人在绿茶中放添加剂的真相,英国人自此只喝红茶),并在20年后让英属印度超越中国成为最大的茶叶贸易国。
在中国亲眼看到制茶工人往绿茶里添加蓝色制剂以提高茶叶的鲜绿程度,并将这一行业秘密在 1851 年的伦敦世博会上公诸于众——那么早就开始这么干了,中国人可真是……
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从商业经济利益上来盗窃茶叶的传奇故事。这更是一个年轻的工业文明与古老的农业文明最初的民间交流。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细节,在过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让人陷入很多思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可谁又能否认例如茶这类的饮品曾经带给这个世界一系列连锁的翻天覆地巨大变化呢? 正如西方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温暖而盗取了天神的火种一般。颇复传奇色彩的福钧为了西方的需求,凭借其坚定的意志,开放敢于冒险的心态,更是对自身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演绎了这段传奇故事。 不妨用几个小时闲暇扯淡时间,读读这段有趣且兼具史实的精彩故事。提高姿势水平,以资日后有机会装逼。
甲骨文的书越来越水了,一般吧,茶叶从中国的引种过程。
平淡无聊写的并不精彩
这段历史挺有意思的 但感觉写的一般
夹带私货,粉饰商业间谍,不知道想借本书传递什么价值观
读的第一本甲骨文,从福均的视角代入,所以角度不是很广,但是能通过主角的经历大致了解当时时代下的茶叶历史
前面读一本关于日本近代公园的书提到,开国后福琼来了日本。这里最后一章写到1862年福琼最后一次动身前往远东,去了中国和日本。日本和英国纬度接近,收集来的植物受到全英国的植物收藏家欢迎,获利丰厚(终于)。结尾有点伤感:妻子在丈夫死后将信件和私人物品全部焚毁,无人知道他一生中的最后几年时光如何度过……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