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牛顿的苹果的封面

牛顿的苹果

[美]罗纳德·纳伯斯(Ronald Numbers)

出版时间

2017-12-20

ISBN

978750868094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现象的描述被夸大或误解,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神话”。《牛顿的苹果》旨在破除这些神话,引导读者正确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作者通过对科学史料的挖掘和严谨的学术分析,揭示了科学发现背后的真实故事,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推动科学的进步。
作者简介
罗纳德·纳伯斯,美国科学史学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荣休教授,致力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研究。他曾担任《伊西斯》期刊编辑,参与编写《剑桥科学史》,并出版多部著作,如《达尔文在美国》、《神创论者》等。同时,他获得了科学史学会颁发的“乔治·萨顿奖”。
推荐理由
《牛顿的苹果》一书通过对科学史上一些著名神话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真实面貌和科学史中的复杂关系。书中不仅对科学家的成就进行了客观评价,还对科学方法、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宗教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历史、认识科学本质的窗口。
适合哪些人读
对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读者
对科学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和学生
以及所有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精神有所追求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部分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神话
神话1 从古希腊直到科学革命,科学始终缺席
迈克尔·H·尚克(Michael H. Shank)
神话2 在哥伦布以前,地理学家等知识分子以为地球是平的
莱斯利·B·科马克(Lesley B. Cormack)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本书专门辟谣科技史上的著名传闻,有一定收获。 英语里,“Myth”除了有“神话传说”的意思外,还有“荒诞不经的传言”、“野史八卦”之意。在这本书里,作者亲自调查了一些科技史上知名的传言——诸如“宗教势力究竟有没有迫害过科学”、“地圆说在中世纪有没有被接受?”、“黑色桦尺蛾的生存优势是否为自然选择的结果?”、“科学家是否都是孤独的?”、“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在哪?”之流的问题。有些讲解颇为独到,一改过去个人对科技史上的有名案例的刻板印象(譬如牛顿的发现) 部分案例也有些强行解释的嫌疑,缺乏对案例更细致的说明与介绍。 总体三星⭐️⭐️⭐️
原书是挺不错的科普 翻译是机翻吧((((((
要是能写得更有趣就好了。
感觉有点对不起刀叔,鞠躬。 稍微有点标题党嫌疑,内容不是我想象中的符合书名。虽然作者对科学史细节的严谨和求真相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他还试图为读者提供一种如何看待科学和科学史的的方法和多角度的视角),不过大多数时候学究气的哲学辩证式的论述,和其实只算在“宏观的真实”中挑“微观”细节的“非真相”而已,远远不够说是对科学历史谬误的纠正和颠覆。总的来说,这本书有可读性,但不够精彩。
吴国盛老师读书会书目,本以为会是科普类型,实际上却相当难读,大都是各个领域的深入问题。书中提到的myth非常普遍,例如新达尔文主义跟达尔文本身的差异等,常常都被忽略了。
理科很差对科学史也不了解导致后半部分就没读懂什么,跳读了不少章节也没琢磨出来几篇的论点
揭开历史中一个角落的些许混乱。
翻译的太拗口了,读起来非常累。而且这本书本身也并不容易读,有很多篇章是讨论比较专业的问题了,不了解背景的话连这个myth为何成为myth都一头雾水,而且有不少专有名词不给注释也不理解意思。
这本书里的文章侧重于从文本考据入手,来形成一种“启蒙”的科学神话批判。但仅仅是嘲讽科学史话里的以讹传讹确实看久了不产生审美疲劳。第六篇文章试图借17、18世纪宗教文化里“苹果”的形象,达成了一种对牛顿苹果神话的诠释。这非常精彩,可以囿于篇幅没有展开来分析了。
有利于打击机械唯物主义邪教!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