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改革的逻辑(修订版)的封面

改革的逻辑(修订版)

周其仁

出版时间

2017-10-31

ISBN

9787508674490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改革的逻辑(修订版)》一书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理论分析,揭示了这一过程中产权界定、市场机制以及货币制度的关键作用。作者周其仁教授以其深厚的经济学背景和丰富的实地调研经验为基础,不仅解释了中国是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取得成功的,还指出了未来改革的路径与挑战。
作者简介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人物之一。他早年下乡黑龙江,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后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1991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周其仁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等,著有《突围集》等多部作品。
推荐理由
《改革的逻辑(修订版)》通过深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与进程,探讨了产权界定、经济体制改革以及货币制度的重要性。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邓小平领导下的重大改革举措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讨论了未来改革的方向和挑战。对于那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及其背后逻辑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政策制定及经济发展的研究者、学者以及政府官员
对中国产权制度演变感兴趣的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书籍脑图
目录
自序 /V
第一部分 中国做对了什么?
改革30年感言 / 003
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 006
科斯的中国影响力 / 026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理论逻辑比较简洁清晰
从制度经济学解释了改革的逻辑:一个制度要发生变化,要具有两个条件:1.旧体制的维护成本非常高,几乎转不动了。且广为人知,催生内生变革的意识和实践冲动。2.变革老体制的成本要足够低。改革中两个力量非常重要,第一个是下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个是上层对第一个力量的承认,保护,完善,提升,使之成为政策,成为正规的制度。本书主要论述了:产权制度,土地制度,货币制度。
时隔多年再读周其仁还是有很大启发。
以科斯的交易费用为切入点,从权衡市场和国家公司各自的交易成本来讨论中国的改革逻辑变迁,国家公司希望消除交易费用但有组织成本,改革一直是通过底层确定产权的尝试,因危机而被官方承认推广。作者是农村问题专家,通过追述土地的产权变迁,来考虑私有制是如何从铁板一块的公有制体制和意识形态中诞生、发展和壮大的。产权改革是中国改革未竟的事业,也是改革的红利,但关键是山头各立,歌舞升平,改革再出发的动力在哪里?书中的后半部分讨论了汇率金融制度以及因庞大外汇储备导致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发而引发的通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拳拳之心。
改革就像种树,更多的时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确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一往无前的魄力。
前半段絮絮叨叨的表达方式和复读机式内容让我差点没坚持下去,直到高铁刘志军那个案例让我突然一震。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亲身探查后的制度层面反思,或许是我现阶段最欠缺的能力吧。通俗化的表达也是入门的好方式
中国改革想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就,不能只依靠迫在眉睫的危机推动改革,而要在清晰的全局目标下,进行整体的通盘考虑,依靠顶层设计来深化改革。
很多细节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经验才能体悟,不然基础不够很多作者以为是常识的东西,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都相对陌生。
怀念那个锐意革新的理想主义驱动的时代,那个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那个政治还没有彻底去道德化的时代。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