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学的精神的封面

大学的精神

蒲实

出版时间

2017-01-19

ISBN

9787508668994

评分

★★★★★

标签

教育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未来领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大学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它们如何在各自的历史和传统中塑造学生的心灵?《大学的精神》一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带领我们走进世界知名大学的内心世界,探寻教育的真谛。
作者简介
蒲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现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长期专注于国际政经、文化与科技报道。他的封面代表作品包括《硅谷乌托邦》、《美国之惑:特朗普时代》和《“一战”百年启示录》等。陈赛,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现任周刊主笔及《新知》杂志编辑。两位作者均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
推荐理由
《大学的精神》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不同大学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理念,展现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深刻内涵。每一章节都聚焦于世界知名大学,不仅讲述了它们的历史发展和教育成就,还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历史知识,还启发读者对教育本质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教育工作者
家长
对人生哲学和未来教育方向有思考的年轻人
以及所有渴望了解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人。
书籍脑图
目录
序 VII
第一章 哈佛大学:从绅士到精英
美国的镜子 003
处于守势的帝国 009
在哈佛学什么 02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8年第6本。窥见那些智慧的头脑中萌生的想法,一次次被自己的无知和庸碌无为所震撼。“像你们会永远活下去一样学习,像你们明天就会死去一样生活。”不往外看一看,还真以为自己上的就是“大学”了。
糖水游记见闻录;尊重学问而不虚慕学问 对人而言大学只是提供一个受教育的场所 一个启蒙的地点;在我看来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自我教育;在英美教育是一种投资与所谓“精英”的培养地 而在德意志 教育是大众的基本权利 不公平的教育体系造就不公平的社会环境 而大学就应该是为弥合这种社会裂痕的存在
十四亿的国家终于有人开始思考大学的目的了。就我的观察来讲,郑州大学可以说是很称职的职业培训所了。
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是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从教育精神上来讲,最喜欢剑桥,海德堡和麻省理工。
少有具有内涵的名校探访,既是一本好书,也是写作的范文。牛津、剑桥、海德堡大学的章节最喜欢,尤其喜欢鲁伊的追寻韦伯的章节。
是一本看了让我希望有生之年去一趟哈佛耶鲁的书
是本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的杂志
干货非常少,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精神盎格鲁撒克逊人、精神美国人、精神德国人的浓浓的优越感和对国内大学的鄙视
【错过忽略】 ①上坡欲望_相似(☆网络模仿机会窗口) ⤷智识勤奋:预习接答不落地_充沛热情 ⤷梦想孵化:挑战一切预设 ②下坡现实_相似 ⤷挥霍 【批判】 ①技校无差:擅生产成功而非意义
斯坦福和海德堡,令我向往。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