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哈佛中国哲学课的封面

哈佛中国哲学课

[美]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

出版时间

2016-12-01

ISBN

978750866855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惑,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哈佛中国哲学课》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它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探索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的哲学智慧。
作者简介
迈克尔·普鸣,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中国历史方向教授,也是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他讲授的中国伦理与政治课程广受欢迎,并因此获得哈佛大学教授职位。克里斯蒂娜·格罗斯-洛,作家兼自由撰稿人,拥有哈佛大学东亚历史博士学位,其作品发表在《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和《赫芬顿邮报》等知名媒体上。两位均对东亚历史与文化有深入研究和贡献。
推荐理由
《哈佛中国哲学课》这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中国哲学的经典思想和智慧融入每一个章节,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的魅力和实用价值。书中不仅涵盖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种哲学流派,还通过历史故事和哲学家的生平事迹,使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哲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还能启发我们对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文化、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提升自我修养、寻找人生方向的青年
企业管理者、职场人士
以及对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有困惑的普通人。这本书不仅适合学术研究者,也适合广大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应用。
书籍脑图
目录
前 言
序 言
第一章 重新创造“道”
第二章 如何改变世界
第三章 孔子与礼仪之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感觉好神奇的一本书~既有对中国哲学思想内部的比较,也有和西方思想进行比较,在阐述优劣时候很具象~ 在书店一口气读了三分之一还是买回家了~
真正的礼仪,本质上是对他人感受的体谅|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做。专注于做的精神,而不是专注于做的内容,这是中国哲学里“修身”的要义|“命”是指我们竭尽了所有努力之后,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
以西学为框架和基础,从国学汲取灵感 (源泉之一),大概是是以为可取的态度。因为西学建立在严谨事实和逻辑基础之上,但面向未知的发展中则需要随机和灵感来触动。
翻了下,主要面向美国大学生的。其实普鸣这门课接的是杜维明先生原来在哈佛开的那个公开课
西方角度下的中国哲学实用手册。
这个译名有点大,然后孔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他们说的都挺对
讲得比较简略。但对我自己而言还是很有帮助,尤其是心态失衡都时候,常常能让内心重新安静下来。 1.礼可以重修修复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气,养气,尽量吸收和培养积极的情绪净化消极情绪,嫉妒,愤怒等等。 3.顺应天道而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琐事中兢兢业业便能自发悟出道来 真正的自发除了专业技能上的训练之外,还包括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不要是孤立的和排他的,而是交流和互动的。超越孤独而伟大的自我格局,向这个世界敞开怀抱! 4. 活力:能量在你周身流转跃动;培养自己保持能量平衡的能力:精神上的稳定感
听书: 礼仪,要变通,感情高于礼仪
我爱守东,一定程度上他改变了我,过了一个假期,我又变回去了,应该把他推荐的书再读一遍~ 此书修身养性,peace and love
前半部分没认真看进去,后半部分沉浸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