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哈佛极简中国史的封面

哈佛极简中国史

[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

出版时间

2017-08-01

ISBN

9787508666594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去深入阅读厚重的中国历史书籍。而《哈佛极简中国史》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效学习中国历史的机会。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领略中国历史的魅力。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及赖肖尔日本研究所主席,是美国著名学者。他毕业于西北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克雷格曾获得古根海姆、富布莱特奖学金,并访问日本多所大学。1988年,他被日本政府授予旭日章。他的著作包括《明治维新时期的长州》、《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等,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推荐理由
《哈佛极简中国史》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辟的总结,将中国历史的长河浓缩成一个个章节,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中国从史前时期到近代的演变过程。这本书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还提供了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1. 对中国历史感兴趣,但时间有限,希望快速了解中国历史脉络的读者
2. 希望通过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外国读者
3. 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作为辅助教材或参考资料
4. 想要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中国早期
起源: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早期:商朝
青铜时代晚期:西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把史书写厚很容易,写薄却极需要眼光和格局。 上一次读得这么痛快,还是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或《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万历十五年》听说也很好,买了三四年了,却一直没看,然后丢了。又买了一本,还没来得及看。
蹭IP的书
喜欢每一章最后《历史视野中的xx中国》的段落,纵向比较古今,横向对比中外,每一章都问了为什么,也给出了答案。脉络清晰,语言流畅,配图也不错,书里还引了许多不俗的文学原著。 一星扣在太简了,有的事感觉没说清楚诶!适合我这种历史奇差从头补的人。
提供了不同视角的中国历史,不止有政治、经济、文化,还有跟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对比。
用全球史的视野来解读中国历史,把中西对比放在每一章节的叙事中,同时用大历史的方式在每章最后对每一段的中国历史进行解读。但它的历史分野与一直以来中国的历史教学基本一致。每一时期的社会总成就都被展示,同时选取很多历史文物,绘画,图片等来展现巍巍中华五千年史。值得一读。
显而易见的缺少了第六章,也可以理解,本朝不修本朝史,自己都修不得,怎容你修?书的内容浅显易懂,精华是每章的篇末,用西方的视角下判词,充满了先进文化的优越感。
“极简”或来自于“深厚”,在Craig致谢的名单里—从史华慈、赖世和、杨联陞、费正清到包弼德、狄宇宙、孔飞力、傅高义……可见一斑。如此聚集齐整的巨擘共同体,不但使传承绵长,亦可育萃取之力。面对中华文明,从长文明视角的提炼,并未刻意展现单一的史观,置“确定性”与“可能性”于一体,恰是设定了开放的叙述结构,表明了研究与本体多向性的未来……
新视角下不一样的侧重点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极简”,但这本书也有亮点,一个是可以看看一个外部视角的中国,二个,每章的最后一部分“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把中国放在同时代的世界史中观察、对比,这很有意思。
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史,确实配得上“极简”两个字。在讲解时还会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偶有总结加深读者体会。看豆瓣有读者说删减了建国后半个世纪的内容,有机会找来补读一下。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