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债务和魔鬼的封面

债务和魔鬼

阿代尔·特纳勋爵

出版时间

2016-04-04

ISBN

9787508659626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债务和魔鬼》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带领我们穿越金融体系的迷雾,揭示债务与经济危机之间的紧密联系。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引发我们对未来经济走向的深思。
作者简介
阿代尔·特纳勋爵是一位杰出的英国政治家、经济学家和金融家,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任美国智库INET理事会主席等多重职务,并担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他著作颇丰,包括《只为资本利得》、《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学》等,对自由经济和全球金融改革有独到见解。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领导英国金融服务局,推动金融监管改革。
推荐理由
《债务和魔鬼》通过深入分析全球金融体系、债务积压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揭示了金融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金融创新、债务累积、市场不稳定等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当代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视角。书中不仅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深刻剖析,还提出了多种政策建议,旨在帮助读者把握未来经济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金融学、经济学、经济政策感兴趣的读者
从事金融、投资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
对当代经济问题、金融市场趋势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希望了解如何规避金融风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个人和机构。
书籍脑图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致谢 前言 引言 第一篇膨胀的金融 第一章 金融成就一切的乌托邦 扩大实体经济借贷和储蓄 日趋复杂的金融体系 金融越大,收入越高 金融的影响:危机之前对金融的好评 金融深化——经验证据 第二章 无效率的金融市场 危机前正统观点的理论基础 无效率的和非理性的市场:真实世界的真相 市场无效率的启示:零和金融活动和不必要的成本 金融密集度、市场完善和不稳定性 正确的结论和错误的结论 第二篇危险的债务 第三章 债务、银行及货币创造 债务合约和银行的积极作用 债务合约的危险 银行及其创造的货币 第四章 太多的错误债务 不同类型的信贷 为消费融资的信贷 为投资和过度投资提供资金的信贷 为现存资产融资的信贷:房地产的重要地位 房地产在财富中的重要性上升 房地产与杠杆——信贷偏向及信贷与资产价格周期 第五章 陷入债务积压困局 日本:矿井中的金丝雀 美国和房债 修复银行不足以修复经济 债务并未消失,只是转移 没有更好的政策选项吗? 第六章 自由化、创新与变本加厉的信贷周期 全球化与放松约束 国内市场自由化 证券化、结构化和衍生品:影子银行与银行间市场 梦想与现实 市场完善的幻觉 风险管理的幻觉和“末日机器” 变本加厉的信贷周期-更多的错误债务 追逐收益:高成本的零和博弈? 信贷扩张和追逐收益率的根本动因 第七章 投机、不平等及多余的信贷 名义需求增长的必要性及潜在来源 以信贷融资的投机 贫富差距、信贷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全球失衡 长期停滞与长期需求不足? 第三篇债务、经济发展与资本流动 第八章 债务和发展:金融抑制的功与过 打破常规,成功赶超 金融抑制、“强制储蓄”和投资规模 信贷配置和投资质量 以信贷融资的浪费 转型的挑战 艰难的选择 中国:无危机的转型? 第九章 太多的错误资本流动:全球和欧洲的幻觉 全球金融一体化:虚幻的好处 一个市场,一种货币——欧元区的错觉 第四篇修复金融体系 第十章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与银行家们无关 不相干的银行家 错误的观念 管理信贷创造而不仅仅是修复银行 第十一章 修复基本面 房地产和金融不稳定 贫富差距加大 全球失衡 其他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十二章 废除银行、对债务污染征税、鼓励公平 废除银行:取缔私人货币创造 对债务污染征税 股票和股债混合工具:金融创新有益于社会吗? 第十三章 管理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 利用利率工具抑制信贷繁荣 限制银行的信贷创造 监管影子银行:降低信贷证券市场的流动性 约束借款人和高息贷款 结构化改革:建立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栅栏 反市场和反增长? 太多的自由裁量权和太多的责任? 第五篇摆脱债务积压 第十四章 财政赤字货币化——打破政策禁忌 我们从未弹尽粮绝 去杠杆化——没有其他好办法吗? 公开的货币融资——三个具体选择 政策禁忌 第十五章 债务和魔鬼——危险的抉择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财政纪律 欧元区是个特例——一个无法修复的问题? 货币融资只能是一次性的吗? 长期经济停滞——持续运用货币融资的理由? 债务与魔鬼之间 后记 注释
用户评论
本书对07危机的成因分析得好,重要的事情说3遍----信贷,信贷,信贷! 金融不同于实体经济,放任不管只会让其野蛮生长。信贷最终流到现有资产,尤其是房地产里去了。 对所谓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很中肯,这些经济学究们为了所谓的确定性和优雅,不顾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把经济学搞成了个貌似数学的精确错误,有效市场和理性预期真是2个大毒瘤。现代宏观经济学忽视了信贷,无视金融在经济中的重大影响。 不过在最后摆脱经济低迷的政策选择了魔鬼大法------伯南克的直升飞机撒钱,有限的凭空印钱! 这一点直觉上不敢苟同,还是欣赏奥派的无为-----衰退即是必要的一个清算过程。在民主成熟国家在其政府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可能还可以试一下做个实验,在中国要这样,嘿嘿,金圆券、魏玛德国、津巴布韦等等涌现在我脑海里。
放任金融自由化,私人加杠杆,最终就是次贷危机。管制金融,政府赤字,货币融资,最后就是委内瑞拉。
经济过热,投资性信贷扩张,那么,很自然,升准升息,干死炒家;金融系统已经存在了大量信贷,有了路径依赖怎么办?抢富人,帮穷人,一起靠政府发钱造通胀,富人的钱不就减少了吗?所以说,经济学家不问政治,不懂得实际的政治经济学: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啊!
过犹不及,对市场的迷恋应该醒醒了。如此想来,创造信贷是个多么神奇又危险的事啊?也难怪有那么多中国企业梦想着控股或创办银行。对自由金融市场的自信,与政府经济计划和指导的自信,并无本质差别。 无限的私人信贷创造,和稀缺地段的房子及土地,造就了不断推高的房产价格以及低迷的需求增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近几年欧美主流对于中国或东亚式的银行监管,态度越来越正面,甚至要号召学习了。价格和数量两手抓,定向融资,就连准备金都是好工具。这么看,中国近期的金融改革看起来相当不错。 银行是绝对必要的吗?原来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有“芝加哥计划”提议银行实行全额准备金,剥除信贷创造,只保留支付和撮合等功能。这其实就是现在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我相信中国是做类似改革最好的地方:最为发达和普及的电子支付,强大
特纳勋爵的理论功底很深厚,加上实践经验,看危机看得挺透彻。比如“金融体系越大、越复杂,金融业收入越高”。“多数信贷用于现存资产提供资金,如房地产,并未用于商业资本投资。”虽然后半部分有些啰嗦。
早五六年看到的话会更好😕.
阿代尔·特纳勋爵在这本书中,全面讨论了金融体系内的债务问题,挑战了很多支持市场自由化的流行观点与固有认知,值得学习与思考。
两个主要观点:金融创新的价值不高,赤字货币化可以有效解决债务问题。但是论证得有点模糊,整本书都轻飘飘的看完什么也没留下。
作者认为,只要保证央行的独立型、并通过监管措施防止政府“印钱印上瘾”,魔鬼并没有那么可怕。
债务危机的三个原因:房地产、贫富分化、国际贸易失衡。信贷的本质是私人发币。建议:政府赤字融资、减少金融信贷、适度经济隔离。
Z-Library